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紫金县“百千万工程”基层理论宣讲活动圆满结束

宣讲团进村入户 凝聚合力共建美丽乡村

2024-11-13 09:51:5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紫金县“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推进到哪里,“百千万工程”基层理论宣讲团就跟进到哪里。

近日,紫金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以“百千万工程”为主题、面向基层干群的理论宣讲活动圆满结束。据统计,活动自9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共开展宣讲30场次,宣讲重点面向全县30个第一、二批“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覆盖听众近3000人次,为推动紫金“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凝聚强大合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和县委“137”工作安排,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活动的要求,紫金县于9月至10月在全县开展面向基层的“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紫金县广泛深入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分众化宣讲,充分讲好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生动展示紫金县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更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县委部署安排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百千万工程”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

建强队伍,当好理论宣传轻骑兵

为拉近“百千万工程”理论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距离,凝聚共建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紫金县成立“百千万工程”基层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团,以事析理、以理说事,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宣讲“百千万工程”理论知识。

宣讲团成员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中选拔,一是来自紫金县“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员培育选拔赛遴选的宣讲员,二是来自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员培育选拔赛中获奖的紫金选手,总共15名成员,分为5个宣讲小组,为“百千万工程”宣讲工作注入新的力量。

此次宣讲团成员虽然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讲好“百千万工程”故事,为推动紫金“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打下坚实基础。

务实内容,宣讲有故事聚人气

“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宣讲既要做到全面系统、严谨准确,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在紫金“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期间,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工作,重点围绕“百千万工程”、红色文化、乡风文明、“三美家庭”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等主题,生动讲解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解读了紫金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思路举措。同时,以典型村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案例,分享了紫金县抓乡村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潜能等工作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让与会人员切实感受到实施“百千万工程”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热情。

创新形式,多场所宣讲接地气

宣传场所多样化,宣讲时间高效化,是此次宣讲活动的最大亮点。

此次宣讲主要面向基层干部和群众,为了全方位、多角度把党的创新理论送下去、传出去、讲进去,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下足功夫。

在30场宣讲活动中,各镇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禾坪、宗祠、古树公园等场地,选择效果最好的宣讲场所,确保宣讲活动顺利有序进行。

同时,针对宣讲内容过多、时间过长,群众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的问题,宣讲团成员坚持“理论快讲”,以短、平、快、精的宣讲模式提升宣讲效果,以帮扶、谈心、拉家常的方式随时随地、说讲就讲,每位宣讲员的宣讲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一场集中宣讲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员还经常穿插客家山歌、花朝戏、快板等文艺形式开展宣讲,生动活泼、易学易做的“理论快讲”宣讲模式使宣讲更加接地气、贴民心。

    上一篇:购房有补贴 还送消费券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