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获省批准实施
赋能“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本报讯 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杨柳 记者日前从东源县自然资源局获悉,《东源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近日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查批复同意实施,标志着东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从“点上开花”进入“全面开花”,必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
根据《方案》总体规划,东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要目标是:对照“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愿景,锚定县域内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新增耕地面积不低于9000亩,腾退建设用地不低于5000亩,低效用地提质改造不低于3.5平方公里,新建村级规模化产业园不低于3.5平方公里。《方案》为有针对性谋划整治项目,实现土地要素的效益最大化,聚焦东源一湖、一茶、一田、一矿、一江资源禀赋,立足罗浮山脉、九连山脉及东江—新丰江山水地理格局,划定五大整治单元。在此基础上,针对项目地区现状与存在问题,衔接空间规划,围绕整治目标,结合项目需求,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 的原则,共划定27处整治区域。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2021年9月,经自然资源部批准,东源在顺天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东源于2023年11月正式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和全面铺开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调研。今年1月,东源向市自然资源局、省自然资源厅报送《2024年拟申报东源县全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月,组织前期谋划和上报项目进行分析,针对每个项目形成土地和资金两本账; 3月,形成《方案》初步成果;5月,被省自然资源厅批准为探索“山上”换“山下”林耕布局优化试点,按照“试点先行、全县推广”的思路,在顺天镇沙溪村举行耕地集中整治区林耕空间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项目(试点)动工仪式。
据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重点任务有三个:一是打造一批集中连片良田。实施农用地整理项目33个,涉及整治区域近7万亩,预计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2449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以上,调整后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00亩,不少于调整面积的5%。二是建设一片产业集聚平台与品质集中村居。实施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与产业导入项目37个,涉及整治区域超3万亩。预计项目实施后,腾退建设用地10491亩,能有效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促进村庄集中和产业聚集,达到建设用地整治后总量不增加的要求。三是营造一方客乡优美生态。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1个,涉及整治区域共2510.76亩。项目实施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腾退建设用地934亩,建成绿道碧道24.4公里。针对县域面积大、县域内发展差异大、整体经济体量小的实际特点,东源围绕绿色崛起的建设用地要素保障,在县域层面探索建立要素交易机制,将整治区域作为项目实施着力点,引导全县要素优化配置,共同推动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