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推动“百会万企行动”
24商协会结对帮扶乡村发展
■东源县船塘镇新寨村主干道正式竣工,标志着船塘镇“百千万工程”企业结对帮扶工作收获又一重要成果。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记者 曾敏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昨日,在东源县船塘镇,一条由乡贤投资建设的船塘镇新寨村主干道正式竣工,村民们看着焕然一新的主干道,感慨出行更加便利。
村道的竣工,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幸福感,这些幸福感都与一项行动息息相关——东源县“百会助百镇 万企兴万村”助力“百千万工程”示范行动,该行动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家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按全市工作安排,东源县21个乡镇由24个商协会结对,截至目前,所有乡镇都已和商协会取得联系,其中18个商协会已和相关乡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
为乡村寻找最合适的发展方向,往哪儿走?到农村去。这是民营企业助力东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此前,东源已经开展“十企帮十镇”行动,实施帮扶项目31个、总投资额29亿元,推动船塘派出所、漳溪畲族乡敬老院、县民族学校饭堂、锡场镇卫生院等项目建设,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在新一轮行动中,我们的乡贤要投身‘百千万工程’,首先要组织会员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帮扶、医疗救助等项目,补齐民生短板。其次是根据现有产业基础,把更多的就业岗位留给农民,把先进技术、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村,共促发展。”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说。
在发动更多的商协会和企业投身乡村振兴前,东源还需要系统梳理商协会组织和乡镇“有什么”,统筹考虑地方发展需要和商协会组织资源优势,推动双方常态化开展对接洽谈、走访互动,针对各自的行业特点、资源条件和结对需求,找准共建项目和实施路径,推动双方合作共建高度契合。
如今,东源面临有序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承接平台建设是关键,也是推动会员企业从市场、产业、科技、生态等方面转移一批产业项目落户到结对共建乡镇的重要时机。为此,东源正研究制定重点发展的乡村产业发展名录,鼓励各乡镇集中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配套能力,落实资金扶持、项目配套、贷款融资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不少企业家都心系家乡,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深圳华丰集团董事长欧阳泉表示,目前,不少企业家已在绿美东源生态建设、“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家乡全面发展。
“对于企业家结对,我们并没有设硬指标,而是鼓励他们‘一镇一策’,以多种形式反哺家乡。”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此才能让更多产业真正在乡村生根发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