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共建优质营商环境
面对面听诉求 心贴心谋发展
■本报记者 谭绍丁
当前,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是深化改革所需,也是深化政企良好合作关系的现实要求。前日,我市召开“面对面”政企交流座谈会,市、县区及相关部门领导与企业代表深度对话,用一场面对面倾听交流、实打实解决诉求的政企交流座谈,向社会释放河源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企面对面交流
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希望和各位企业家好好聊一聊,听一听大家的心声,帮助大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拉开了此次政企交流座谈的序幕,也拉近了企业与政府的距离。10名企业代表及1名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就企业发展面临的用工、用地和融资等问题与市、县区及政府部门畅言协商。
据悉,此次“面对面”政企交流座谈会是我市建立大招商优服务工作机制以来的首次座谈会。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搭建政企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项目落地转化,持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根据相关工作安排,我市以“全周期”服务机制落实大招商工作,通过建立完善资源要素统筹、链条招商、项目评估、全盘统筹、调度推进、考评通报等“六项机制”,实现对招商引资项目的统筹管理和调度推进,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以“面对面”为牵引落实优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定随联系、闭环解决、上下联动等“三项机制”,进一步畅通企业表达诉求渠道,及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打造投资贸易更便利、行政办事更高效、政府服务更快捷、法治体系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切实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名片”、最好“招牌”、最强“磁场”。
政府回应诚意满满
企业发展信心十足
“用工缺口将近600人,希望人社部门能协助招工,缓解用工压力。”“二期项目即将启动,希望能得到河源金融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希望获得物流用地指标,打造粤东家电物流中转中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协助申报上规、完善入统材料,尽快完成升规纳统。”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谈问题、说困难、提建议,市直部门、相关县区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直面问题、真诚回应,现场明确解决方案和办理时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敞开心扉,通过一场“头脑风暴”,擦出思想火花,共谋发展良策。
作为全省首创“面对面”政企交流沟通机制的地市,我市的首次“面对面”政企交流座谈会也受到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河源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仍存在个别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化、缺乏耐心和细心,对待办事群众和企业冷硬横推、敷衍塞责等问题,建议健全完善监督、评价和考核机制,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线上服务质量和效率。”本着为河源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的态度,市政协委员、台商李小文言辞犀利、直击要害。市人大代表童广清则建议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消费扶持力度,灵活利用发放定向消费券等形式,刺激市民对农副产品的消费,为涉农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积极回应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落地落实,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我们发展的问题。”广东省永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朝网总经理王国利对相关措施的落实寄予厚望。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骏良认为,此次座谈会效果很好,希望政府能够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沟通交流活动,推动形成重商尊商亲商的良好营商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