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首个乡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成投入使用

AI实现自主作业提高巡检效率

2024-06-06 09:38:04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东源县仙塘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AI技术实现自主作业。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讯 记者 曾敏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近日,东源县仙塘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可自主完成起飞、巡检、降落、充能、存储等作业,成为全市首个乡镇无人机自动机场。

在仙塘镇应急指挥中心楼顶,无人机自动机场缓缓打开机巢上盖,伴随着一阵“嗡嗡”作响的旋翼转动声,一架多旋翼无人机从中垂直飞起,升空后按照既定航线进行绕飞盘旋巡视。技术人员只需在电脑前一键下发任务,即可实时查看监控画面,无须专业飞手对无人机进行操控。

在操作室,电脑屏幕上的视频画面缓缓移动,地面的挖掘机、低洼地、削坡建房等情况清晰可见。“我们无人机的地面分辨率达到4厘米,通俗来说,身处120米高空能看清地面头盔的颜色。”仙塘镇规划建设办负责人曾泳健说。

仙塘镇充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两违”图斑,将无人机运用于“两违”巡查。该技术通过正射影像前后对比,收集疑似“两违”行为线索,后台对无人机的抓图要素进行云端分析,进而输出识别结果并进行预警,最后通过人机交互判读确认结果,明确是否执法处置。

“一旦将其定义为‘两违’行为,我们的地图区域将变为红色。后续将持续巡查,并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督查整改情况。”曾泳健表示,无人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我市正值“龙舟水”时期,为全力做好防汛工作,仙塘镇还增加端口,利用无人机开展防汛执飞工作。“我们通过规划路线,用无人机对18个低洼点、5处削坡建房、2个易塌方点进行定期巡查,为汛后检查提供重要依据,便于及时调度人手。”仙塘镇应急办主任吴立敏说,通过“人防+技防”双结合的协同机制,不断提升全镇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打通镇、村(居)在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仙塘镇将在7月前完成观塘村、热水村的2个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将对全域“两违”、道路、河道、地质风险点等进行智能化巡航,对辖区93平方公里实现无人机“天眼”全覆盖。

    上一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