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河源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重点打造特色主导产业

工业答卷“含金量”十足

2024-01-19 10:17:08 来源:河源日报

48c477c1c362b37c4bc14d6506b4680e_hyrbs0119002_001_01_s.jpg

■华润怡宝(河源)饮用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全面竣工试产。

新年伊始,喜讯频传。

华润怡宝(河源)饮用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全面竣工试产;中兴通讯(河源)有限公司上榜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今天,河源市2024年第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仪式举行,又一食品巨头——白象食品华南生产基地落子河源……河源工业,百舸争流,百花争艳。

2023年,我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锚定“1+3”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等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增长迈上新台阶、产业兴市迈出新步伐。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排名全省第九;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7.3%,增速排名全省第五,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3%……

一串串耀眼的数据,凝聚着全市上下苦干实干的辛勤汗水,见证了2023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历程,书写了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工业答卷。

■文:本报记者 杨宝如

■图:本报记者 肖斌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聚焦培育“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加快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潜力来自何处?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园区发展作出了响亮回答。

在河源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一期一阶段已完成主体封顶,计划今年4月完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相距几公里的水经济产业园里,农夫山泉三期项目、华润怡宝(河源)饮用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等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作为河源工业发展主战场,河源国家高新区擂响产业能级提升攻坚战战鼓,开展产业空间突破攻坚战,加快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市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承载地。白象食品、航天泰瑞捷、中储粮、紫泉饮料等一批实体经济项目签约落户,为我市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再添动力。

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是我市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生动写照。2023年,我市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市行动,把发展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聚焦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推动产业聚沙成塔、聚链成群。

2023年1月至11月,我市工业生产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4.5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排名全省第九。从县区工业的增速看,全市7个县区实现正增长,其中河源国家高新区同比增长5.6%、龙川同比增长15%、和平同比增长11.9%、紫金同比增长10.4%、东源同比增长2.6%、连平同比增长7%、江东新区同比增长3.9%。特别是河源国家高新区发展迅速,拉高全市1.9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2.8%。

产业潜能日益强劲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023年,我市实行“一把手”抓招商,落实工业类招商项目“挂图作战”服务、招商项目“首席服务官”等制度,在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布局招商网络、建立招商驻点,举办各类招商活动、带领企业参加各类展会,通过“展会+招商”,让企业家和客商们感受到河源热情好客的人文环境、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活力涌动的创新环境以及团结奋进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我市已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38个、投资总额352.7亿元,超额完成“力争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10个以上”的年度任务。

栽得梧桐树,自有凤来栖。2023年,我市新签约项目224个、投资总额713.49亿元。其中,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38个、投资总额352.7亿元,超5亿元19个、投资总额169.5亿元,超10亿元8个、投资总额109亿元。

投资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精电(河源)显示获批第五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景旺电子纳入2023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库;兴承豪科技公司稳中求进,2023年全年产值超8000万元……我市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4家,并成功认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4家,推动56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78家中小型企业上云用云,完成全年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任务。

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一个又一个企业落户,一批又一批项目开工,离不开我市倾力打造的优渥营商环境。

自启动水经济产业园建设以来,我市深入基层、行业开展调查研究,从平台建设、产业链招商、营商环境、项目服务等方面着手,加速推动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向百亿级迈进。同时,我市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发展,推进主平台建设,强化用地整治,推动源城产业园、龙川产业园、河源国家高新区申报特色产业园,紫金产业园成功认定省级产业园区,深入开展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累计落实产业用地整治面积13402亩,推动370多个产业项目投资建设,争取4500亩省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我市成立政府要素保障专班,出台《河源市发展水经济产业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推动企业办事实现“一站式”“一门式”办理等便利化举措,推动企业试产投产、增产增效。2023年1月至11月,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3.3%、拉高全市1.15个百分点,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产业分别增长18.5%、6.1%、1.5%,合计拉高全市1.74个百分点。

当前,河源正坚定不移朝着打造“1+3”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进。今年,河源将以更有力举措、更扎实行动,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平台提级赋能、消费和投资扩容增量、科技创新提质,奋力推动制造业当家取得新提升,不断推动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