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获批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戴小茜 罗敏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名单,确定41家机构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广东省共有2个单位上榜,其中河源市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下称中心)成功入选,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是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创新创业主体和社会公众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行业组织、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机构以及相关市场化服务机构等。中心的成功入选,标志着我市“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一站式”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 中心由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河源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联合发起成立,是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营的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4月24日,中心在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揭牌成立。自成立以来,中心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塑造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促进知识产权与农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中心引入知识产权专家对接涉农专利转化,引入金融机构对接涉农知识产权融资,以知识产权的“产业+”“金融+”“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和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点亮乡村振兴“灯塔”。
7月18日,“华南农业大学河源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信息咨询分站”在灯塔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心依托该信息咨询分站,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合作,通过专利查新检索、专利分析导航、专利挖掘布局、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专利竞争力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等一系列服务,满足涉农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服务需求,促进全国、全省农业科技成果在河源集成转化。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建设,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以“全链条服务、服务全链条”为理念,通过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数据库、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等举措,着力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我市创新主体提供基础、必要、均等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政府决策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支撑。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助力农业科技成果在河源集成转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及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