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届广交会闭幕
“河源军团”意向成交金额2300万美元
凯霖塑胶展位。本届广交会,凯霖塑胶达成意向订单160万美元。谭绍丁 摄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通讯员 郑耀明 近日,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闭幕。本届广交会,我市共计组织了22家企业参展,展位数量85个,展览面积765平方米,企业参加线下展的展位数量、展览面积均创下历史新高,意向成交金额比第133届增加1300万美元,达到23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新订单纷至沓来
参展效果好于预期
正雄箱包(河源)有限公司系多次参加广交会的企业,也是我市品牌展位企业。该公司研制的新材料COPP,大幅度提高了PP拉杆箱的强度。本届广交会,该公司产品和展会布置以保护海洋生态、造福人类为理念,回收塑料瓶、渔网等海洋垃圾,使资源再生利用,按一定比例加入拉杆箱,打造绿色环保出行新方式。展会中,该公司接待印度、印尼、新加坡、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客户约1000人次,达成意向订单约1000万美元。
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出口石英发热管、室内外取暖器、供暖热泵等相关产品,拥有电暖器自主品牌“Sundear”。本届广交会,该公司共接待客户480人次,获得了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俄罗斯等客商的订单,斩获意向订单金额约420万美元,参展效果好于预期。
“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来咨询合作事宜,有合作意向的客人一直在追要报价单。”凯霖塑胶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在本届广交会一期、二期都有展位,共接待来访客人280人次,达成意向订单160万美元,成交额比上一届增加不少。
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是首次参展的“新广交”。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凭借产品的性价比赢得了俄罗斯、印尼、沙特阿拉伯、巴西等国客商的青睐,斩获意向订单金额约100万美元。该公司表示,下届广交会,他们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展览规模和展位数量,再创佳绩。
争先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信心满满
根据我市参展企业反馈,本届广交会接洽客商数量较上届大幅增长,尤其是品牌企业、特装企业凭借优势品牌产品形象获得更多客商青睐,接洽客商数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客商数量约占60%,为我市企业进一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届广交会,我市品牌类参展企业有2家、品牌性展位数量9个,企业数量、展位数量较上届分别增加了1家和4个。除了获得品牌性展位的企业外,一般性展位企业中有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也达到了7家。参展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9家,占比40.9%,较上届广交会增加3家。无论是参展企业的结构、质量,还是展品的更新迭代,都是河源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的见证,也是“河源军团”在本届广交会上实现丰收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参加更多国际展会,争取更多订单。”广交会刚结束,信大石英的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准备参加11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C&R展会。明年,该公司还计划参加美国芝加哥AHR展以及米兰MCE展会等国际大型的供暖、制冷专业展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增强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客商前来考察,不少展会上的潜在客户正在转化为真实客户。”铭镭激光相关负责人非常看好以后的经济发展,表示将深耕客户需求、推广品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企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海外运营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助推我市优势和特色产业扩大出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