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未”爱赋能 护航成长

——市民政局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023-09-14 09:33:21 来源:河源日报

0221d14e238dc01521c1a65413b771d1_hyrbs0914002_001_01_s.jpg

■市民政局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福彩公益夏令营,让孩子们学习应急救护措施。

■文/图:本报记者 周慧荷

戴上生日帽、齐唱生日歌、许下小愿望……近日,市民政局在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南社区举办关爱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关怀。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持续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工作品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创新关爱服务模式,努力做好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民政温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5月下旬,市民政局在源城区东埔街道建设大道社区举办“反校园霸凌 防暴力伤害”关爱留守儿童知识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通过播放PPT、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咨询解答等方式,为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校园霸凌,分析校园霸凌的特征、表现、危害及遇到校园霸凌时的应对措施,让孩子们学会面临校园暴力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乡村(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三进”活动,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同时,市民政局还举办儿童关爱保护“政策进村(居)”宣讲活动,从政策上保护儿童基本权益。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共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和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超1000场次,引导父母或监护人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引导儿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儿童主任及时提供针对性关爱服务,切实维护儿童基本权益。

帮助树立正确价值观

今年8月,市民政局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福彩公益夏令营,30多名留守儿童度过了三天两晚充实而难忘的旅程。活动围绕探索科技农业、追溯红色记忆、主题安全教育、体验探索非遗文化等内容,带领留守儿童走进河源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忠信花灯博物馆、黄龙岩研学基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沉浸式体验我市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留守儿童福彩夏令营活动是市民政局关爱留守儿童的特色活动,也是该局践行福彩公益属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据了解,该项目活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每期参加的营员都是来自各县区的留守儿童,目的在于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暑期生活,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关爱,自强自信地成长。

持续推进兜底救助措施

今年春节,市民政局党员志愿者深入各县区入户走访慰问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为孩子们辅导作业,与他们一同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困境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儿童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自2021年以来,我市连续3年将“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工作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2017元,分散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从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359元(其中源城、江东新区每人每月1450元),累计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1353.3万元,累计发放84206人次。目前,全市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同时,市民政局不断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全面提升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医治、教育、康复、社会工作综合服务能力。

此外,市民政局还发挥“双百工程”社会工作站(点)“儿童之家”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等的作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