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
——我市举办培训班支招镇街实施“百千万工程”
■本报记者 王亚娇 陈星 ■实习生 黄琛
近日,我市举办镇街党政正职“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邀请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就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和解读,明确目标任务,为镇街发展提供“工作法、工具箱”,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百千万工程”。
建强“三镇”打造“三圈”
“百千万工程”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但“百千万工程”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也成为一些乡镇干部的疑问。培训班上,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蔡东艺进行了具体解答,并提出了工作方法和具体思路。
推动“百千万工程”,要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变化。蔡东艺说,我市在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要完成市、县指挥体系运转顺畅、主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务实管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新招实招等10个方面、52个任务,做好重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能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治理建设、深化城乡综合改革五大方面。他表示,我市将在政策、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加强考核激励,用好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工具箱”。
目前,我市“百千万工程”主要工作是建强“三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实现分类发展,在做富做旺城区镇、做大做强中心镇、做专做精专业镇、做优做美特色镇、做均做稳普通镇的同时,打造“三圈”: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和便捷的生活圈。蔡东艺表示,推进“百千万工程”,需要做到城乡融合“全驱式”发展,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城、宜居宜业新乡村、美丽兴旺新城镇。
乡镇要重点发展特色产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动力源泉。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邓春华围绕发展农业产业推动“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这一着力点,为参训学员进行讲解和分析。
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今年上半年河源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65.18亿元,同比增长5.9%。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升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必不可缺,也需要各部门与乡镇共同发力。
邓春华说,要以“先谋事后谋钱、先入库后排钱、边干事边争取”的思路,加强对农田建设、产业机械化的指导,让小田变大田,激活农村农业发展的活力。同时,各乡镇还要做好服务,对龙头企业、产业园、产业强镇进行科学规划指导,提高服务水平,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抓好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建设,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镇经济增速发展。
引导五类乡镇差异化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乡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市住建局局长邵卫根围绕抓好“百千万工程”乡镇建设工作,详细介绍有关任务和目标、实施途径和措施、验收和考核等具体情况。
“2023年市城镇建设专班的重点任务是通过着力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推动我市中心镇做大做强,全方位提升农房建设水平,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分阶段建设一批示范样板。”邵卫根说。
今年,我市按照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普通镇优先次序合理分类,并引导这五类乡镇差异化发展。同时,深入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六大行动”,将圩镇景观风貌、基础设施进行有机打造,实现圩镇整体风貌提升及设施多功能利用。
邵卫根表示,我市将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全方位提升农房建设“安全、质量、风貌、绿色、规范”水平,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农房,提升乡村建筑风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