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努力实现基层“大病不出县”

2023-07-05 09:22:34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星

近日,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卒中中心收到了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原来是前不久,一位103岁高龄的老太太突发脑出血,命悬一线,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检查。经过医院的紧张抢救,老太太手术成功,脱离危险。卒中中心是县域医共体的临床医疗业务中心,能更好地为脑血管患者提供服务。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县域医共体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健康委要求,发挥县人民医院“龙头”作用,积极组建县域医共体,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全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资源整合与共享,

服务基层群众健康

今年3月,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正式启动运行消化内镜中心和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这意味着紫金县医共体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此前,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建立了创伤、卒中、胸痛等多个临床医疗业务中心,并取得显著成效。

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以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为支撑,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指导下,建立了紫金县医共体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形成上接省级三甲医院,下联基层卫生院、村卫生站的就医格局,方便紫金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优质的诊疗服务,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自建立医共体以来,紫金县医院住院率逐年提升。门急诊就诊人数从2021年48.19万人,上升到2022年70.21万人;次均总费用从2021年258.99元,下降到2022年227.31元。住院人次8.94万人,次均住院总费用从2021年10200元,下降到2022年10000元。

医疗服务下沉基层

“现在在镇里也能得到大城市专家的免费检查,不用出远门就能看病。”近日,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组织“豪华”专家团到黄塘镇进行义诊。义诊专家为村民们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并对病情作出专业性诊断。同时,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专家们还为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授课,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自我市开展医共体建设以来,县域医共体组织医疗骨干下沉基层,不仅为患者送去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也促进医疗质量的同质化管理,提高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如和平县医共体总医院把专家、管理、设备等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分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一方面通过人员下沉,实现病人不动专家动;另一方面通过远程医疗,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专家下沉既可以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也可以让当地百姓享受到医共体带来的便利。”紫金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廖碧常表示,专家下沉工作将持续深入地开展,以人才推动基层卫生院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医共体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

6月20日,我市在紫金县召开全市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位推动,充分认识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我市医共体建设再部署,要求市卫健局统筹安排,加快推动各县区县域医共体建设。

会议指出,紫金县要对照标准补短板,于今年7月达到紧密型并申报为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第二批综合试验区;龙川县加快医共体整合进程、连平县医共体总院搬迁后加快推进“七大中心”建设与运行,于今年年底达到紧密型;东源县、源城区进一步完善“外部治理、内部运行、监管评价”的各项体制机制,争取明年达到紧密型标准。

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县区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严格按照国家、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总要求真抓实干,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各县区要紧紧抓住“放管服”三个重点,落实医共体用人、做事、分配等自主管理权,以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为导向,加快紧密型治理进程。

    上一篇:履职“小阵地”释放发展“大能量”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