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畅所欲言——
聚焦政务服务 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
■昨日召开的第十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聚焦政务服务热点问题。
■本报记者 梁昕
在昨日召开的第十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10名群众代表及1名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就办事效率问题、服务态度问题、便民措施不到位问题等政务服务热点问题畅所欲言。
市政务服务中心部分业务为群众提供“网上办”,减少群众跑腿办事,实现“不出门”就能办成实事,方便群众跨域办理,减少相应的排队办理时间,本是便利之举,却引发了不少问题。“部分个体商户、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办理进度缓慢,办理成功后,还要花一段时间才能领取证件。”群众代表曾德良建议,相关部门应推动实现网上可查询办理进度,并进行实时跟踪,方便群众“网上查、网上办、实时领”。在证件办理落实之后,办证人员可自助打印领取,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群众等候时间。
“关于办理自建房不动产权证,各职能部门互相推诿,没有落实到位。建议相关部门统一职责,划分好对应职能……”群众代表赖文富围绕部门办事效率问题提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真正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在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后,他感到很满意,表示感谢“面对面”座谈会,让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有回应并得到落实。
“政务服务的‘放管服’改革,让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实现群众‘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人大代表陈蓥鑫建议增加市政务服务中心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更舒适的服务环境,加快新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度,解决业务量和人流量大等问题,减少办事群众拥挤现象;逐步完善服务评价体系,如设置服务评价二维码等,实现“一事一评”、及时评价,通过服务评价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市政协委员胡青松认为,“面对面”座谈会让市委、市政府与群众近距离探讨群众工作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并且及时地一一作出回应,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推动我市政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