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积分制+村规民约”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2023-05-17 09:48:57 来源:河源日报

26755ebd7f0cfda17aa41a1ff13281d0_0517002_003_01_s.jpg

■近年来,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实行“积分制”,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我们村实行积分制管理以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如今,村规民约已深入民心,化为村民的日常行为。”近日,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党支部书记陈冬说。

近年来,水背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将乡村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让乡村治理细节化、具象化,以户为单位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积分评价并给予相应激励,培育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助力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全村上下共同努力,该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积分制”激发内生动力

“因为生活习惯好,环境卫生好,我这个月可以得到12分,积攒到一定积分后,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水背村村民朱少林说。

去年,水背村“两委”、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立足本村实际,探索出党建引领“积分+”网格化治理新路径,制定了《水背村乡村治理积分实施细则》。这个积分管理办法涵盖了44项具体事务,分为热心集体公益、倡树美德新风、聚力乡村建设、共建和谐家园、参与文明实践等8个方面,每项都有评分标准和分值。小到垃圾捡拾、收拾居家卫生、邻里互助,大到抢险救灾、引领创业等,村民都能获得数值不等的积分。

“积分政策执行初期,村民多是为了得积分换商品‘做好事’,时间一长,‘做好事’就成为村民的日常习惯。”陈冬说。村民们也切身感受到积分管理带来的变化:村里大事小事都能通过“积分制”得到体现,老百姓的话语权更多了;不文明行为扣积分,脸上无光,邻里间的纠纷变少了……

同时,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积分评选活动,水背村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积分不仅可以兑换食用油、粉面、纸巾等生活用品,积分的高低还与五星党员、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挂钩,从而激发村民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

村规民约家喻户晓

在推行积分制的同时,水背村还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使其作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印发村规民约手册等方式,推动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如今的水背村,村道平坦干净,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图景展现开来。广场墙上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条文通俗易懂。“墙上这15条约定是全村人一致同意并且签过字的。”村民卢秋钦指着墙上的村规民约介绍,“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大家思想上变了样,村子也变了样。”

“只有把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村规民约才能长效,文明乡村建设才能建出实效。”陈冬说,该村正运用“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模式,引导村民投身文明美丽乡村建设。

在积分制和村规民约的推动下,水背村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重点,开展了“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和家禽圈养、创建卫生清洁家园等一系列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并在村广场、村道周边张贴家训文化和文明家风等宣传画,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村民从观念到习惯、从文明素养到精神面貌,都在悄然变化,文明新风正日益浓厚。

    上一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