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做好市政设施“体检”,优化城市照明服务——
点亮群众心中“满意灯”
■本报记者 朱晓颖 邓宇权 通讯员 钟文华
“在河源生活23年,感受到城市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市民王嘉敏感慨道。夜幕降临时分,街上的霓虹灯、沿江碧道的彩灯条、珠河大桥上伴随着景观喷泉不断变幻的水色灯光秀,让槎城之夜变得多姿多彩。
城市照明对美化城市环境、保障安全出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市做好市政设施“体检”,优化城市照明服务,点亮群众心中“满意灯”。
城市照明服务不断优化
“河源夜景很美,生活在这里让我感到舒心自在。”在河源文化广场散步的李女士说。夜幕下的河源,霓虹灯、路灯、车灯及江边美丽的彩灯一串连着一串,远远望去,灯火里的河源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沉醉。
在市区中山大道、建设大道等11条主干道上,48个路灯无线监控终端,实现了对路灯进行远程控制、远程监测、远程通信。据介绍,路灯无线监控终端可按季节变化,每天动态自动调整亮灯及熄灯时间,推进路灯节能减排,延长路灯使用寿命,为市民点亮出行之路。
2022年度,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维修或更换路灯约1万盏,修复路灯线路里程约2.9万米,快速处理路灯投诉1100余件(办结率达100%),保持平均路灯亮灯率在98%,路灯设施完好率在99%以上,有力保障了夜间群众出行安全和车辆行驶交通安全。
常态化巡灯
保障亮灯率达标
夜晚时分,停靠在道路上的黄色维修车,正伸出长长的“手臂”,协助检修小哥对路灯进行“体检”。华灯初上,各色灯光装扮着河源这座城市,温暖着每一位在这里驻足、穿梭、生活的人。
“管护人员常态化巡灯并做好巡查记录,每逢节假日或重大活动,开展地毯式全面维修。”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负责人说,通过路灯报障热线、12345热线、“码上办”监督平台等,管护人员根据路灯故障记录,对道路照明设施进行常态化跟踪,并在照明设施出现故障的5个工作日内,按轻重缓急有序安排维修或更换,以确保亮灯率达标。
近期,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开展了春季路灯用电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54838盏路灯、15507座灯杆、79台路灯专用变压器、355个配电箱、987公里路灯线路等设施设备的用电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自开展整治行动以来,该中心累计组织路灯安全巡查156班次,排查处置一般隐患和故障共计972起,整改率达100%。
该负责人表示,将加强现代科技在城市照明安全领域的应用,优先在公园、广场人员密集场所的路灯试点安装安全电源设备,输出不漏电、不起火、不伤人的安全电源,进一步筑牢城市照明安全屏障,为市民营造安全舒心的夜间出行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