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2023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2023-02-11 09:45:0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钟文俊 通讯员 邹菡萏 昨日上午,在河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参会的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从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选出2023年河源市十件民生实事。河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宣布了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涵盖了就业服务、教育发展、基本民生保障、医疗健康、公共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民意,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担当作为。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动高质量就业

二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优化城乡幼儿园布局和公共服务网络,计划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约4500个,完成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目标。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设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东源县),在县、镇中心幼儿园设立“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试点,带动县区各类幼儿园质量提升。

★完善“两街两园”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就业创业带动能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00人,助力1800人创业,带动就业5000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推动企业实现招聘1万人次以上。

三是进一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争取把我市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从2022年的每人每月866元、606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97元、637元,城镇和农村低保补差从2022年的每人每月654元、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76元、311元,同步提高城乡特困供养标准,确保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

四是提高孤儿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救助补助标准

★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2022年的每人每月1949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17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2022年的每人每月1313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359元。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水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2022年的每人每月188元、252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95元、261元。

五是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降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比例,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财政补助资金从2022年每人每年61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加强参保宣传和保费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六是优化生育养老支持政策

★为超过2.6万名适龄妇女提供一次乳腺癌、宫颈癌筛查,提高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免费为1.3万名孕妇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2%。

七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

★进一步加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落实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成不低于1.7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100%覆盖抽检,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和用药安全。

八是实施公共文化艺术体育普及活动

★全面提高市、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开展超30场可供群众参与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扩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覆盖面,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体育需求。

九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加强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按照我市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7元标准、县级按照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33元标准落实农村生活垃圾补助经费,确保全市农村保洁100%覆盖。

十是提高惠企利民服务便捷度

★提高企业专席服务能力,实现7×24小时响应接办、限时办结,提升12345热线数据分析能力,捕捉民生“弱信号”,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全省统一接听的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青少年提供无差别、同标准、高品质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服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