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党代表热议大力实施生态优先行动

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 用高水平保护提升绿色竞争力

2021-12-10 09:16:39 来源:河源日报

13d5f7a33730cda0b3b532d7581e77b1_1210002_002_01_s.jpg

■缺牙山风光。我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报告摘要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人们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

在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容在党代表中引发广泛共鸣。党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既符合河源发展实际,又反映了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要毫不犹豫地以保护生态为先,通过引领与探索,高质量推进绿色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

擦亮“绿色招牌” 提升“绿色竞争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努力开创河源林业工作新局面,为河源 ‘融湾’‘融深’提供坚强的林业生态支撑。”党代表、市林业局局长何志锋表示,绿水青山是河源最鲜明的底色,绿色发展是全市人民的期盼。未来五年,市林业局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推进碳中和工作为引领、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优化自然保护地为重点、以发展绿色富农产业为驱动、以加快桉树林改造为导向,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等工程,制定系列林长制实施方案和制度,从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森林防灾管护、依法治林等方面明确分工,科学布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体系,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动现有97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94个,实现高质量保护。同时,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财政扶持、税收和信贷支持、科技支持等系列鼓励和扶持措施,培育扶持一批河源油茶品牌,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职工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绿色发展。

党代表、坪山林场党支部组织委员、林业助理工程师刘天娇表示,将围绕国有坪山林场中心工作,统筹做好森林防灭火、森林大径材经营建设、野生动物保护和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推行林长制等工作,切实保护好河源的绿水青山,在推进林业产业及林业资源利用上做好文章,同时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努力将河源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助力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

党代表、东源县委常委、万绿湖风景区管委会、新丰江林管局党委书记邓小林表示,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要求具体落实到万绿湖,就是要统筹做好万绿湖的保护和发展。他说,万绿湖是广东、香港的重要饮用水源,既是“生命水”“经济水”,也是“政治水”,河源正在打造百亿级水产业集群,因此,保护好万绿湖是重中之重。守护好万绿湖水,首先要管好这湖水,一是做好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坚决避免水上摩托艇等带来的污染;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上游的市、县政府的沟通,保证流入万绿湖的水达到标准;三是做好新丰江林地的保护,加强与库区其他乡镇的协同管控,为守护万绿湖筑牢生态屏障。其次,注重生态优先的同时也要推动发展。万绿湖风景区将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不断完善提升景区及周边环境设施,让万绿湖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同时,在生态旅游方面,充分发挥万绿湖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库区为整体,做好库区旅游规划,特别是做好民宿集群的规划,打造“两晚三天”“一晚两天”旅游产品,以文旅带动农旅,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放大生态优势 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党代表、东源县康禾镇党委书记袁明鑫表示,康禾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地热资源、历史人文及区位便利,以“生态康养胜地、全域旅游名镇”为发展目标,构建“一轴三带”发展布局,努力将康禾打造成为集生态康养、田园观光、文旅相宜为一体的温泉旅游特色小镇。在做优“生态康养文章”方面,将突出绿色生态、温泉康养主题,依托广东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优势,打响“森林小镇”绿色招牌,深入推进康泉十八国际生态旅游城项目建设,擦亮“温泉之都”金字招牌。

党代表、连平县大湖镇党委书记李航华表示,将以全域发展生态旅游业为契机,紧紧围绕大湖镇“红色+生态”文农旅融合发展思路,运用“行政+市场”两种手段,进一步盘活镇内红色文化、古色客家、绿色生态“三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持续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文农旅融合项目,打响大湖特色品牌,全方位提升镇村环境品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乡村发展根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统筹:刘昕 王亚娇 ■组稿:王亚娇 刘昕 谢少娜 梁驱远 陈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