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全国人大代表缪国乐:聚焦乡村振兴 助力农村教育优质发展

2021-03-07 09:05:00 来源:河源日报 刘永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国乐围绕如何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以及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公平后,如何向优质教育转换提出了两份建议。

将镇街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范畴

镇街连着城市与农村,是城市的延续、乡村的龙头,区位优势独特,镇街建设在落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缪国乐深入我市各县区、乡镇调研,发现当前还存在制约镇街发展的诸多因素,如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因经济水平欠发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镇街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欠缺、农贸市场落后、风貌管控滞后等问题。同时,主导产业缺失、发展空间受限也是影响镇街发展的短板。

对此,缪国乐提出《关于将山区镇街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范畴的建议》。他建议,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参照当前对口帮扶的模式,建立经济发达地区的镇街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镇街建设的措施。提高规划编制管理水平,以“多规合一”引领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加大建设用地指标向镇街建设的倾斜力度,并切实抓好镇街风貌管控工作,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努力塑造地区特色镇街特有风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缪国乐建议,支持镇街发展各项新兴产业,推进历史文化特色兴镇、一镇一业产业建镇,持续做好扶贫产业的后续成果巩固和发展工作,大力打造镇级产业集群,增强产业持续发展后劲,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或者转移就业,为镇街发展注入活力。

助力优质教育下沉农村

缪国乐从事教育行业,教育是他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领域。缪国乐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应该是公平均等的。近年来,他在边远山区乡村小学和镇街学校调研发现,当前存在农村学校的布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缪国乐针对实现教育公平后,如何向优质教育转化提出了《关于加大对山区农村教学点和寄宿学校扶持政策的建议》。

缪国乐建议,加大对山区市农村义务教育的镇街寄宿学校、镇村小规模寄宿制学校和行政村教学点建设资金倾斜力度,取消山区欠发达地区的市县镇级配套资金,全部由中央和省级政府统筹安排,把镇村学校与城乡学校同标准、同规划、同建设。加大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统筹县域教师资源配置,破解乡村教师“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难题。

缪国乐表示,河源等粤东西北地区,可以利用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以“融深”“融湾”为契机,积极引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创建一批高水平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探索组建跨区域教育联合体,争取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等。要进一步改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条件,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经费保障,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配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本报记者 刘永菲)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