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淞沪会战中的河源将士

辗转江南 喋血淞沪

2025-08-22 11:07:22 来源:河源日报
■李锐光参战的金家湾阵地 (资料图片)
■日军步兵第三十四联队战斗详报,对第六十六军的评价,认为他们很优秀,是广东士兵特有的素质。(资料图片)


卢沟桥事变后,粤军被整编成6个军(第六十二军至第六十六军,第八十三军),北上抗日。在淞沪会战中,河源人房仲庄、李锐光等随六十六军2万多人率先到达上海,防守庙行、罗店一带。由于上海无险可守,中国军队的血肉之躯并不能阻挡日本人的猛烈进攻。但他们硬是顶住了日军的狂轰滥炸,为整个战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第六十六军伤亡惨重,从日军正面拼死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获得了“钢军”称号。

1、粤军驰援江南,军民同仇敌忾

1936年6月27日上午11时,河源中山公园内中山纪念堂,河源各界抗日救国运动大会举行。彼时日军增兵华北,国家局势日濒危殆。河源各界800余人行动起来,举办大会,借以督促当时政府领导民众,扩大民族生存斗争。参加者有国民党县党部全体工作人员,时任县长钟燿焜,第三军教导团第三营营长房仲庄;广州学生联合会宣传队队长张克膺;各学校学生,各机关团体代表等。房仲庄是较早发言的一位,充分发表了抗战的理由。

这是现存各种史料对房仲庄的第一次记载,第二次是1939年1月印刷的《六十六军阵亡将士荣哀录》。

据现存源城区档案馆的《陆军第六十六军抗战阵亡将士荣哀录》记载,房仲庄,原籍广东河源,后迁居惠阳;毕业于中央军校广东分校,体质黑实精悍,待人和蔼可亲,治兵宽严有度,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在任期间得到上下爱戴。1937年4月1日,房仲庄晋升为陆军步兵少校。

粤军北上参加抗战,因前方战情激烈,房仲庄奉命由粤率补充营全体官兵赴沪,拨归一五九师(师长谭邃)九五○团第一营。当时正逢中国军队改变战略,退出上海,房仲庄于中国军队转进期间,加入前线接战。

1937年9月7日凌晨1时20分,同隶属于第六十六军的河源人李锐光所乘增援上海的军舰在南京停留45分钟。

停留期间,李锐光上了岸。此时虽是深夜,仍有许多市民与学生前来欢迎。他将一封家信交给了一名金陵大学的张姓女生,请她帮忙转寄给他的亲哥哥李维泉。女生是广东中山县人,与他握手,又送了两包糖果给他。两个年轻人正说着话,前进的号角吹响了,军舰又要起程了。

9月8日9时4分,军舰到达江苏镇江县,全军官兵抓紧时间吃完饭后,乘火车赶赴前线,晚上8时到达丹阳火车站,10时15分到达石马湾车站,11时5分抵达无锡车站下车。

官兵下车时,江苏省民众及抗敌后援会和童子军、高中生、大学生都迎上来,给将士送上香茶、干粮、糖果、雪梨等。

全军官兵黑夜急行军到莲塘圩东北段,就地宿营或露营。当地的父老乡亲带着茶水及干粮,送到战士手中。

有一名在镇江医政学院攻读医学,名叫张玉珍的17岁女学生让李锐光印象深刻。她送了2包药及万金油、八卦丹等物品给李锐光,还对他说:“我爱你!勇敢作战、忠党爱国的同志。”李锐光从来没听过“我爱你”这样的话,顿时脸红心跳。他仔细想了想,知道她并不是爱他这个人,而是爱这一群保国卫民的忠勇战士。

日机不断来袭击,李锐光让班里的士兵控制好灯火。

9月9日清晨6时,全军吃完早饭后,军官都到旅部召开会议。士兵在营内擦拭武器、补充弹药,准备杀敌。下午3时20分,日军16架飞机在上空盘旋侦察,部队未能前进。5时4分,全军向着常熟前进。

行不多时,夜幕降临,北风拂面,跋涉艰难。途中障碍物过多,先前构筑的散兵坑不少,行军时,有战士陷入跌断腿。行了57华里,抵达目的地,全军宿营休息。

9月10日凌晨3时起床,部队吃完早饭已是4时。全军离开莲塘40华里,各连队列稀疏而进,恐敌机发现目标。

抵达乡村后宿营,李锐光在前哨连担任警戒任务。前方轰炸声,惊惶犬吠声,难民、伤兵呼救声,都在凉风中送进李锐光的耳朵,他心里十分悲凉。

“民国廿六年九月十一日,参加淞沪喋血之役,奉命炸毁上海国际电台,夺取重要军事阵地。任务完成了,因双方炮火猛烈,以致身负重伤。”李锐光在日记中写道。

这个时间段,龙川人李奕传,也已经到了江南。

李奕传是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九四九团二营上尉政训员,凡是营中事务,事无大小,他必尽力协助,尤其对士兵的教育、民众的联络,都竭尽全力去做,营中官兵都很信任、仰赖他。1937年9月初,第六十六军奉令北上参战,李奕传已抱定为国捐躯之志,写下遗书交付家人,安排身后事。第六十六军抵达无锡后,李奕传所在的九四九团奉令开往常熟,又由常熟转赴苏州。因营长身体抱恙,副营长又留在化县点收新兵,营中事务此时都由李奕传处置。李奕传认真负责,军务打理极有条理,得到上级领导的器重。

2、迭入名城,死伤枕藉

1937年9月12日,星期日。罗店、吴淞、宝山、月浦、杨行等地相继失守,日军两个登陆场连成一片,中国军队态势趋于不利。淞沪危急,第六十六军于此日奉命增援南翔。

这几天,因为敌机不断地轰炸及侦察,李锐光所在的连队只能在竹林里静静地等待。担任对空监视哨的李锐光,奉连长叶纵之命,不顾蚊虫叮咬,伪装好人与枪,严密地在沿江露营地对空监视,随时准备应对空袭。

下午6时,吃完饭,全军向上海前进。8时经过稻田开阔地带,途中忽遇敌机6架,低空进行夜袭。有汉奸施放闪烁片及明火等信号给敌机。官兵利用禾田、庄稼掩护前进。

黑夜中,敌机无法搜索。因任务紧急,全军强行军50华里,到达一乡村宿营。此时已是次日凌晨1时30分。将士们极为疲惫,刚入梦乡,忽传来紧急军令,全军即迅速返回常熟,改道苏州前进。行军抵达苏州常熟时,天色将亮,急行了40华里。夜里行军,他们只能吃点干炒米果腹。

9月13日下午4时,全军冒着滂沱大雨前进,由于沿途障碍物颇多,道路泥泞,全身衣服都被雨淋湿了。

急行军90华里,到达苏州府。“没有一秒休息的,真的艰难困苦!”忽有敌机30架前来袭击,全军官兵只得穿着湿衣熬到天亮。李锐光全班弟兄干脆将湿衣服脱去,赤身裸体。他们随手拿着禾草当被子用。“这夜捱的,大家简直像金针菜、木耳和熟鸡了。”

当夜10时,我军乘大雨之际全线出击,第八十六团夺回秦家塘、永安桥,第三十二师夺回白天失去的部分阵地,第一师第三团、独立第三十七旅第七〇九团收复12日以前的阵地线。

9月14日,抗日名将薛岳称第六十六军为“钢军”。李锐光写道:“钢军前进号响了,抗日队伍纷纷赶到苏州车站上车,急速开赴火线,挽救危亡。”第六十六军的一五九师、一六〇师、教导旅、炮兵营、工兵营到达苏州。

苏州车站沸腾了。

苏州民众及社会团体列队致敬和慰劳,赠送给士兵许多毛巾、干粮、药品、雪梨等物。

一营童子军来慰劳官兵,并自愿做火线救护工作。他们的父母流着泪,将少年子女送上车:“我同你虽是骨肉至亲,无奈敌寇攻来,中华民族危亡就在眼前,今日你们和广东军武装同志舍身杀敌、挽救山河!正是你们应尽的义务,这是最好最宝贵的一件事业。”又向李锐光等战士嘱托:“烦请各位到达火线时,多多照顾我的小孩。”“祝你们健康,努力上前线杀敌!”

李锐光感叹:“这些孩子有此热血和决心,可见民族复兴有希望!”

此时,各省友军赶到,会同一齐上车出发。

车上车下,军民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消灭日德意为止!”“军民一致共赴火线!”“争取领土主权自由和世界正义和平!”

于是,江苏省的社会团体奏着军乐,送各省军队赶赴战场。李锐光热血沸腾:“我们钢军有铁的纪律,吓得敌将松井石根心寒!我全军锐气万丈,抱定杀敌成仁之决心,誓与阵地共存亡!”

14日黑夜,第六十六军由苏州开赴上海火线,花了7个小时才到南翔火车站。

李锐光目睹了悲惨的一幕。下车时,他看到了400多具难民尸体和第六十六军九五二团80余具战友的尸体。

他们到南翔火车站之前的下午6时20分,敌机轰炸了这里。列车被炸,鲜血布满了车站轨道。民房被炸毁2间。附近弹坑方圆70多公尺,深20公尺,全是重量弹。

空气中全是刺鼻火药味。耳边听到的是密集炮弹爆炸声,天空是盘旋的日机,眼前是散发着焦味的废墟。带着悲痛心情,官兵急速下车,赶了80分钟路程,到达一个小村宿营,派员警戒,全军准备战斗。这几天,李锐光等日夜不能休息,只能吃炒米。

叶肇将军下令:“兵分两路,死守阵地,绝不后退!”第六十六军还没摸清情况,就接到命令:一五九师驻守吴淞口,一六〇师部署在刘行一线。吴淞口是上海的重要门户,日军将这里作为突破口,投入大量兵力。粤军毕竟是多年历练的精锐部队,硬是从9月15日起一直坚持到了10月初。

这一天,上海市政府失守了。

3、将士用命,血战到底

1937年9月15日下午4时,李锐光带着几个弟兄冒着滂沱大雨,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下,赶去西乡采购粮食。幸运的是,有一位妇人有5只肥鸡,每只5斤左右,他们共花了国币5元买下。

买到鸡,天色已晚,他们急走了15华里,海上的排炮不停地射过来,在他们前后左右轰轰炸响。火光闪烁着,他们看见,在棉花田畔的横栏上已布满了尸体。

李锐光等冒着夜雨赶回宿营地。一到驻地,他马上命弟兄们杀鸡吃。忽然,命令到了:“火速出发,增援火线!全师今晚由7时起至12时,构筑立体散兵坑及火网配备,急速完成,违者严办!”

他们马上停食。李锐光指挥着用轻机枪组成四个阵地,设置掩体。

此地土质坚硬,4个多月没有下雨,此日虽下雨,深处的土层仍极硬。等他们将棉花丛伪装好后,班上8人全部手上起泡出血,全身布满泥沙和血迹,但没人叫一声苦。

当晚12时完成阵地构筑。营长、连长、排长详细查看,阵地内一切设备妥善,火网已构建好,进可攻,退可守,可巡回射击。次日凌晨1时20分,他们才回宿营地休息。

虽说休息,但敌人的飞机和重炮不断地向国军阵地轰炸侦察。

官兵们没有理会,静静地等着反攻命令。李锐光命令全班弟兄将枪弹擦拭干净,多带轻机枪油,药包每人发2个。

16日凌晨3时20分,军长命全军出动,向庄家泽推进,火速进行反攻。

敌我双方炮声隆隆,重炮弹在空中爆炸,火光飞溅。阵地上的健儿快跑前进,追击肉搏。李锐光带着捷克式轻机枪,利用棉花丛扫射追击前进,急速蹚过2条小溪,满身是泥。

危急!前面有敌军30多人!李锐光班急速卧倒,用枪扫射,连续杀了8个敌人,尚有20多名拼命逃跑,全班兄弟急速追击。有兄弟在抢夺敌弹药之际,忽遇敌伤兵掷弹自杀。李锐光班有3名弟兄受重伤,血流不止。

将死之时,上等射手汤振雄想的是同胞与父母。他对李锐光连呼几声:“班长,你要为死去的同胞报仇,我战死甘心!”遂吐血而死。

李锐光心痛如绞,对残敌连续射了20多发子弹。

李锐光率弟兄向前猛攻庄家泽,将队伍驻扎在竹林里。

此时,天已大亮。忽有敌机7架向竹林狂炸。班上官兵用机枪猛烈狙击敌机,其中一架敌机油箱被打穿,喷出黑烟及猛烈火光,撞落在田野间,浓烟忽起。另外6架敌机慌忙逃走。

17日凌晨4时,天快亮了。李锐光所在的一五九师四七五旅位于左翼,立即投入战场,向永安桥、顾十房公路两侧攻击前进。

为救出金家湾被围部队,日军第三十四联队也派出第二、第三大队,在野炮兵第三联队第一、第三大队和独立野战重炮兵第三大队支援下向我军拼命反击,双方在杨木桥、金家湾西侧地区发生激烈遭遇战。第十五师第八十五、八十九团协力第四七五旅作战,至晚上10时,第十六师第九十六团一营由第八十五、八十九团之间出击,日军不支溃退,我军将金家湾之敌大部歼灭,并将原阵地完全恢复。16日至17日战斗,日军第三十四联队第十二中队、第五中队(中队长战死,军官非死即伤,全队只剩下20人,由一名军曹负责指挥)几近全灭。

李锐光记得他们向宝山路开辟冲锋路,双方飞机大炮密集轰炸,血肉横飞。全军冒着枪林弹雨向宝山路攻击前进,一路白刃战,血肉相搏,冲进敌阵,日军退至浏河海滩,国军收复失地30多平方公里。李锐光记载,当日,双方死伤2万多人,我军缴敌步枪1300支,机枪30挺,钢炮5门。

秋雨绵绵中的棉花田畔,血战仍在进行。我第二机枪连损失惨重,全连137人战到午后6时,只有32人生还。

■本报记者 凌丽

    上一篇: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