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上莞东二支司令部:

河西游击区中心的红色心脏

2023-05-21 15:47:42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上莞六角楼,是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和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凌丽 摄 

0521001_001_02_s[1].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供给处全体成员(1949年)。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凌丽

核心提示

走在东源县上莞镇的村道上,两旁民舍鳞次栉比,刷白的外墙画着鲜艳的农家生活场景与红色宣传画,有的画满整栋两层小楼的外墙,画的正是上莞风光。

离太阳村不远的新南村,田野环抱之处,有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古宅“六角楼”,这是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

白云之下的六角楼仍保持着斑驳的外墙,四角共有6座三层高的碉楼,方方正正,只有小小的窗户。

75年前,这座六角楼很热闹,不时有衣着简朴的军人出入。钟俊贤、郑群等领导人,就在这里办公。

六角楼建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由陈湛波4兄弟共同建起。六角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是一座客家围屋,建筑前为一禾坪和一半月形的鱼塘;左右横屋共有6座三层高的碉楼。大门南边是一大片余坪与鱼塘,塘外是一片开阔的田野。

六角楼大门外,挂有四个金底红字牌子,告诉游人,这里是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同时,也是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什么粤赣边支队司令部和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都设在这里?这就得从上莞的红色历史说起。

河西游击区中心在上莞

时光若回到1948年前后,上莞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当局作各种或明或暗的斗争。

上莞是河西区的中心。《九连地区武装斗争史专辑》一书收录的一幅九连地区解放战争形势图中,在上莞的地标上赫然竖起一面指挥部的红旗。

郑群说:“河西区地处河源县北部,东江河源段以西地区,东北面毗邻龙川、和平,西北面毗邻连平、新丰、龙门。这些地区占了整个原河源县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人口,是通往粤东、粤北的必经之地,又是战略要地九连山的伸延地,无论政治还是文化,在全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西人民勤劳质朴、勇敢坚毅,因此党在这里建立了牢固的革命根据地。(《东源县党史资料汇编 第二辑》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上莞,是河西游击区的中心,又是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河源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地和常驻地。上莞人民曾经踊跃参军参战支前,出人出枪,捐钱捐粮,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这是原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郑群为上莞“三成立”纪念亭所写的亭志中的部分内容。

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九连工委)的成立地点在香港,成立于1947年2月,严尚民任书记。同年3月,严尚民等九连工委成员进入九连地区,领导恢复武装斗争。1948年6月,中共粤赣湘边临委派黄松坚、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开九连工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五项决议,将九连地区划分河东、河西、连和、和东四个战区;改九连工委为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简称九连地委),成员由魏南金、钟俊贤、郑群、黄中强、吴毅、卓扬、张华基、林镜秋、骆维强等组成,魏南金为书记,钟俊贤为副书记;将九连地区武装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钟俊贤为司令员,魏南金为政委,郑群为副司令员,黄中强为政治部主任,吴毅为参谋长;下辖第三、四、六、七团,及两个独立大队。

粤赣边支队在上莞成立

1948年8月7日,九连地区军民3000多人,在河源县上莞下柯岗,隆重举行了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成立典礼。

“本军严肃宣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领导下,我们现在奉命把全区人民武装整编为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这是我们全军的光荣和福音,也是全区300万人民的光荣与福音。在这里,我们深悉今后任务之重大,我们号召全区人民与我们密切团结起来,为驱逐与消灭全区蒋匪土顽、打倒其腐败独裁的伪政权,建立全区民主政权,解放全区人民而斗争,进一步与友军协同作战,为打倒蒋介石、建立全国民主联合政府而斗争。”

1948年8月7日,在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成立典礼上,支队首长宣读了《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成立宣言》,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上莞会场。

这次典礼有3000多军民参加,河西各乡群众,载歌载舞,挑着各种各样的慰劳品前来。事隔多年,当年参加成立庆典的一些老战士,还记得主席台两侧的巨幅对联,上书:“碧桃绣东江,庆祝胜利年,珠唇含笑,向领袖献鲜花,源龙和福地闹芳菲,万紫千红,大好河山多娇艳;赤日照岭南,迎接解放军,宝剑吐光,为人民伸正义,粤赣湘雄师争异彩,同心协力,无数英雄尽欢腾。”

大会由支队政治部主任黄中强主持,首先举行了授旗授枪仪式,由严尚民代表上级授旗,司令员钟俊贤授枪。在会场上诸多红旗汇成的红色海洋中,支队首长宣读了《宣言》。

庆典大会上,还宣读了一份通电,这是致“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叶参谋长、贺龙司令、刘伯承司令、陈毅司令、陈赓司令、聂荣臻司令、徐向前司令、曾生司令、冯白驹司令,广东人民解放军各支队、新华社、各民主党派、各民主报社、各人民团体、各界同胞”等的:“兹后当一本忠诚,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领导下,绝对服从指挥、执行命令,虚心学习各友军的经验,配合友军为人民群众服务,坚决彻底消灭蒋介石匪帮,驱逐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解放华南及全国,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联邦共和国。成立伊始,诸多未遂,敬希经常赐予指教为幸。”

粤赣边支队整编了往日打着各种名号进行斗争的九连山武装。1946年在东纵北撤山东后留下来的骨干,以及中共后东特别委员会留下的东江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成员约30人。在反国民党“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中,这两支力量分成若干批,每批10多人,分散到今河源市管的几个县,以及五华、新丰、“三南”等地活动。活动时,不打共产党招牌,用各种各样名义进行活动。一年多之后,九连地区武装集中整训,公开旗帜,声明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活动的。

支队下设4个主力团和2个独立(直属)大队,以连和主力部队为基础,编为第三团,吴毅兼任团长,郑群兼任政治委员,章平为政治处副主任;另有河东区部队编为第四团(团长王彪),和东区部队编为第六团(团长林镜秋),河西区部队编为第七团;川中部队编为独立第一大队,江明大队改编为独立第二大队,川北大队改编为独立第三大队,河东的江防大队编为独立第五大队。随后,河东、河西区所属部队进行了整编。

林镜秋在河源建市10周年(1998年)时撰文认为,这是九连地区人民武装部队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九连地区人民武装部队正式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战斗序列,踏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支队成立后,连续取得了白马、大湖、鹤塘、大坪、大人岭等“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九连地区的被动局面。

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粤赣边支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原支队司令员钟俊贤改任政委,原副司令员郑群任司令员。广州解放后,该支队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任务。

地委、边支领导机关常驻六角楼

自1948年6月九连地委在上莞正式成立,至1949年5月龙川老隆解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只有97平方公里的上莞,是九连地区党、政、军聚集地,众多重要机关都在上莞常驻: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的领导机关常驻六角楼,政令、军令多由此出;其他如支队司令部属下的电台、粤赣报社、税务总站、交通总站、军需室、文工团、医院、河西工委、县人民政府机关科室、宣教队等机关一应俱全。

在上莞,部队除外出打仗人员外,经常在各村驻扎的有1000多人,1949年1月8日在六角楼举行了1000多人的誓师大会后,挥师东江河边大人岭。取得大人岭大捷后,1月13日,在上莞举行了2万多人(含河西各乡)的祝捷庆功暨公祭烈士大会。

1949年5月老隆解放,同年6月,粤赣湘边纵队副司令员黄松坚、副政委梁威林、政治部主任左洪涛以及东二支司令部相继迁到老隆水贝四角楼。

2011年6月,上莞新南六角楼被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目前,正在重新修缮的六角楼行将竣工对外开放,届时,楼内将有相关革命历史展览展出。

相关链接

75年前,上莞十青年参军的欢送与欢迎

10人参军,千人争睹风采。1948年12月11日,上莞保卫队的10名青年在热烈的欢送和欢迎中参加了解放军。他们是当地农民的儿子,郑群对此表示热烈欢迎并认为,往后将有更多人民参加解放军。

《粤赣报》当时的报道很详细。该队服务员何艾、文化教员叶剑辉发起签名要参加主力部队,战土李略早就想到主力部队去,有些人笑他怕死,又年纪小。他认为,人无两次死,死有什么要紧,为人民死,死也值得。“我去年十四岁,打过几场仗了。”李略说。

留队同志为参军的10名青年开欢送会,郭明代表某部出席。他说:“参加主力部队去争做战斗英碓,缴敌人更多的机枪大炮回来。”河源人民政府民政科科长钟云生送来了礼物,并代表县政府致欢送词。班长陈德中在欢送会上脱下棉衣送给参军青年,充分表现了阶级友爱,全场为之热烈鼓掌。

下午1时,某部政工队扭着秧歌来接他们。在前往军营的路上,沿途锣鼓喧天。经过上莞圩,民众燃放鞭炮以示欢迎,民众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争着看英勇上前线的参军青年的风采。在草坪上,千余人围拢成大圆圈,秧歌队不断在参军同志的周围扭各种花样,表演送丈夫上前线等节目。

下午3时30分,10名参军青年被欢送到解放军营房,战友们拍掌唱欢迎歌,并高呼:“欢迎参加主力部队”“新旧同志团结一致,缴获更多机枪大炮”“发扬阶级友爱精神”。

粤赣边支队副司令郑群闻讯赶来参加欢迎会。

    上一篇:非遗昆曲木偶的新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