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大坝镇汤湖村匹克球壹哥学坊
小球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本报记者 陈星
前日上午,位于和平县大坝镇汤湖村的匹克球壹哥学坊(下称学坊)的匹克球场上,两名球友手持形似放大版的乒乓球拍,在一片画着标准线的场地上来回奔跑,一颗带有圆孔的塑料小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这项名为“匹克球”的新兴运动,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乡村生活注入全新活力。
学坊是由乡村创客凌立毅创立的以匹克球运动推广为核心的乡村创客项目。凌立毅曾在外从事体育教学工作,2023年怀着热忱返乡创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引入匹克球这项新兴运动,旨在丰富乡村文体生活,提升村民健康水平,并通过体育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匹克球适合在乡村发展
匹克球是一种集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于一体的球拍击球隔网对抗性球类运动,设备简单、场地要求灵活、上手极快,其独特的魅力迅速打破了年龄隔阂。从孩童到耄耋,都能在球场上找到乐趣。“在农村,老人和儿童较多,但适合他们的娱乐场所和项目很少。”凌立毅表示,作为一种新兴运动,匹克球容易上手,不挑场地,好玩又安全,很适合在乡村发展,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
学坊设有标准匹克球场地、培训教室及休闲区等,集运动培训、赛事举办、社区交流功能于一体。“匹克球场地设置在度假村内,不仅风景优美,适合放松身心,我们还与度假村合作进行引流,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球友推荐温泉、美食等,带动本地酒店、餐饮、土特产的消费,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他说。
在联农带农方面,学坊积极吸纳本地村民参与运营管理,提供兼职岗位10余个,包括场地维护、培训助理和活动组织等,人均月增收800元。同时,通过举办匹克球邀请赛、乡村体育旅游体验等活动,吸引外来游客消费,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和农家乐收入增长。自项目运营以来,已间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约5万元,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提升了村庄活力。
积极推广到其他镇村
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匹克球运动,凌立毅通过学坊举办匹克球公益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超过300人,涵盖青少年、中老年等多年龄段群体,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学坊立足汤湖村,正积极将匹克球运动推广到其他镇村。”凌立毅表示,目前计划利用热水镇南湖村闲置的学校建设一个标准的匹克球场,通过学坊的匹克球培训、团建、赛事来引流,带动乡村旅游消费。
在凌立毅的推动下,学坊得到了市文广旅体局的支持,积极开展匹克球进校园活动,为全市各县区的体育老师免费提供匹克球培训,并向学生普及匹克球运动。其间,还吸引了热心球友的慷慨捐助,为部分学校捐献了球场和装备,为运动的长期开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5月,凌立毅带着“匹克球壹哥创客工坊”项目报名参加河源市“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创客大赛,并荣获三等奖,让更多人了解了匹克球这一新兴运动,看到了“体育+乡村创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市乡村创客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学坊长远的目标是要建立村匹克联赛。”谈及未来发展,凌立毅表示,将在乡村继续传播体育运动文化,要让每个村都有匹克球场,每个村都有匹克球队,每个镇都有小型匹克球赛事中心,每个县都有大型匹克球赛事中心,进一步丰富乡村文体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