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桑榆未晚映初心 银龄调解润民心

紫金县上义镇组建银龄调解队化解矛盾纠纷

2025-10-30 10:03:59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张平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紫金县上义镇招元村两户村民因为宅基地搭天棚的事情引发矛盾。两户村民原本是亲戚,相邻居住,但因为矛盾闹得关系紧张。招元村党支部原书记黄森如得知情况后,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矛盾得以化解。

从2023年底起,上义镇依托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族老等群体组建了一支银龄调解队,创新开展银龄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将这些银发力量编织成一张深入乡村肌理的矛盾预警化解网络,有效提升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成效。

流动的“信息员”和“安全阀”

65岁的黄森如从村干部任上退下来后,这些年活跃在基层矛盾调解工作中,深得大家信任,村民有矛盾纠纷都找他帮忙化解。

宅基地搭天棚的争议没办法得到解决, 两户村民主动找到黄森如寻求解决方案。

了解问题症结后,黄森如以拉家常的形式对两家人讲情况、摆道理,更从亲情角度,耐心劝导双方,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妥善把事情解决。

“尽量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群众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黄森如说。上义镇各村拥有一批有威望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族老,他们基层经验丰富,也更了解农村各家各户的人际关系和矛盾根源,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

上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党员、老干部、族老人头熟、地头熟、情况熟,在调解工作中具备天然优势,他们用群众听得懂的乡土话讲道理,矛盾双方当事人更容易接受并互相谦让和解。

目前,上义镇银龄调解队正式成员有28名,各村人数不一,平均年龄63岁,以村委会推荐或者主动请缨的形式组成。

银龄调解队的老同志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在日常生活和参与乡村治理时,像流动的“信息员”和“安全阀”,主动倾听和发现村民邻里间的矛盾苗头。他们工作模式灵活,在了解村民矛盾纠纷后,采取“流动式办公”,根据矛盾双方情况主动到双方家中,或在其他人家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矛盾症结所在。

打造银龄调解工作室

上义镇银龄调解队深入群众之中,发挥老同志的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开展纠纷排查、纠纷化解、法治及文明乡风宣传等工作。

2024年,银龄调解队调解矛盾纠纷8件,矛盾纠纷化解率占全镇总数约1/4,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事实上,得益于银龄调解队发挥的作用,上义镇矛盾纠纷在村、镇源头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到镇上访、到法院对簿公堂的少了,有效节约了行政和司法资源。

下一步,上义镇银龄调解队计划进一步吸纳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的退休老同志,邀请有法律、心理等专业背景的“年轻”退休人员加入,并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培训,对表现突出的调解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我们将在下个月底打造一个银龄调解工作室,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上义模式。”上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歌舞庆重阳 福彩送关怀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