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从“镇”到“城”的精彩蝶变

紫金县蓝塘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镇域“强筋健骨”

2025-10-15 10:42:02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周慧荷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道路宽敞平整,房屋整洁有序,特色镇标巍然矗立,圩镇客厅静述乡情,美丽碧道蜿蜒向前……走进紫金县蓝塘镇,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近年来,蓝塘镇以典型镇村培育为抓手,全面提升镇村人居环境,聚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镇域经济,推动产城深度融合,让河道、街道、市场等公共空间焕发新貌,实现从“镇”到“城”的精彩蝶变。

盘活闲置资源

“边角地”变“幸福园”

在蓝塘镇砂塘村,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成了村民们的“心头好”。碧波微漾的水塘,干净整洁的步道在细叶榕、香樟树的绿荫环抱下延伸,休闲桌凳、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充满童趣的冰雪公主艺术墙绘和亲子沙池,孩童们在此嬉戏玩耍,欢声笑语不断。

“我家就在水塘边上,以往没这个公园的时候,晚上基本看不到人,现在人气旺得很。公园的环境很舒服,一天不来就感觉少了点什么。”村民潘燕琦对绿美生态小公园赞不绝口。

蓝塘镇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来是一块荒地,在典型镇村培育过程中,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建成。我们还计划引进经营主体,打造星光营地,进一步丰富休闲业态。”

砂塘村的绿美生态小公园仅是蓝塘“点土成金”的缩影。近年来,蓝塘镇积极盘活闲置、废弃、低效场所,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利用砂塘村原社会主义新农村老人活动中心,改造为“蓝塘印象”圩镇客厅,展示司法所历史、产业新城规划等内容;将废弃水塘建成占地20多亩的绿美生态小公园,打造成为村民健身散步、跳广场舞的地方;将连片荒地整合,打造成共享菜园、亲子沙池、美丽庭院等。另外,通过修建人行道绿道、铺设路缘石、提升绿化、安装太阳能灯和健身器材等方式,打造集健身、散步、游玩于一体的休闲好去处,逐步推动圩镇内公园、绿地、特色景点串珠成链,打造“出门即风景”的美丽家园。

产业多元融合

激发镇域新动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在蓝塘镇茜坑村的河源东江河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陆基循环水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向养殖池投撒饲料,数千尾小鱼跃起争食,溅起阵阵水花,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基地的循环水车间和鱼塘,主要养殖鲈鱼、黄角鱼、鳗鱼等品种。”茜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万青说,“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300万斤,产值约1800万元,还能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

渔业养殖是蓝塘镇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茜坑村富民强村的主要产业。去年,蓝塘成功入选广东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名单,正以此为契机加速镇域扩容提质。“工业上,蓝塘镇依托金盛兰和立国制药等行业龙头,打造百亿级新材料和新制造产业集群。农业方面,渔业工厂化养殖、肉鸽养殖、万亩油茶种植等现代化农业也在不断融合发展。”蓝塘镇负责人说。

据了解,蓝塘产业新城目前已引进落户项目41个,合同总投资额达393亿元,形成了以金盛兰集团德润钢铁为龙头的新材料、新制造产业园。同时,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作为河源医药行业标杆,2024年生产总值达8.6亿元,年纳税4500万元,建有现代化研发中心和紫金县首个博士工作站,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展望未来,蓝塘镇将继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工作,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实现从“镇”到“城”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田园好风光 乡村如画境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