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鱼灯夜游背后的“安全卫士”
昨晚,市民、游客齐聚新丰江畔,欣赏了一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视觉盛宴。盛会背后,公安、城管等部门工作人员默默坚守岗位,用辛勤付出为活动保驾护航。
“我们的执勤人员从早上到晚上全天候在岗,基本上每个路段都有一个执勤点,重要路口都安排了警力。”市公安局源城分局工作人员欧阳韬告诉记者。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公安机关提前制定了周密的安保方案,在活动沿线布置了执勤点位。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公安机关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如遇紧急情况,我们会立即调动支援力量。比如河源文化广场有人突然晕倒,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协调医疗救援。”欧阳韬表示,活动期间还实施了交通管制措施,关键路口提前封路,确保人车分流。
源城区城管执法局监督一所副所长黄誉立说,活动前期城管部门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重点做好流动摊贩管理、共享单车整治和环境卫生维护工作。
“我们在活动区域设置了共享单车禁停区,观景范围内禁止停放,提前清运了滞留车辆。”黄誉立说,“我们安排了志愿者引导人群,防止车辆逆行和通道占用。”针对可能出现的摊贩乱摆问题,城管部门划定了专门经营区域,既保留了夜市氛围,又确保了道路畅通。此外,城管部门还加强了环卫保障,增派作业人员,划分保洁责任区,配备清扫车、垃圾清运车等设备,确保活动期间环境整洁。
“我们对参演船只进行了严格检查,确保设备齐全和安全。”河源海事局工作人员表示,活动期间还安排了应急小组待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水上突发事件。
夜深了,鱼灯渐暗,人流渐散,但活动保障人员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忙着疏导离场人群,清理现场,直到深夜的游客安全离开。正是这些“安全卫士”的辛勤付出,让这场活动安全有序。
■统筹:陈星 ■组稿: 本报记者 陈星 梁驱远 雷宇烁 梁昕
■摄影: 本报记者 杨坚 邓宇权 李何山 欧阳柳 林科 肖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