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板运动成今夏“水上顶流”
山水之间潮玩出圈,催生我市水上经济新活力
游客和市民体验桨板运动 本报记者 邓宇权 摄
□本报记者 雷宇烁 黄世军
9月13日下午,东源县新港镇杨梅村万绿湖水域,高温的余热还未散尽,水面已经人声鼎沸:五颜六色的桨板如繁星点缀着江面,划水声、欢闹声此起彼伏。
自今年入夏以来,桨板运动因其低门槛、高参与度和体验感迅速在社交媒体出圈,成为我市户外运动“水上顶流”和市民休闲游玩新方式,稳占夏日水上运动“C位”。山水之间的逐浪潮玩,也催生了我市水上经济新活力。
小桨板带动大流量
游客周末“排队划水”
桨板运动是一项站立式水上运动,由传统冲浪运动演变而来,比较适合在平静的湖面、河流和近海水域上进行。这种运动使用一块长约3-4米、宽约50-70厘米的充气板或硬板,搭配船桨,运动员站在板上,通过划动桨来推动自己前进,并控制前进的方向和速度,有静水、冲浪、白水、竞速等多种参与方式。
近年来,在网络社交平台的助推下,桨板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进入国内大众视野并逐渐风靡。在我市,桨板运动今年入夏以来迅速出圈,尤为火爆,变成全民参与的“顶流”水上运动。每到周末,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万绿湖新港镇杨梅村、双田村等近郊湖泊区域游玩,甚至出现交通拥堵的“盛况”。
“周末常出现排队等板的情况,特别是亲子体验项目最受欢迎。”9月14日,在万绿湖东岸码头,教练古杰正指导学员掌握平衡技巧。他介绍,桨板运动门槛低、趣味性强,已成为市民、游客户外亲水体验的热门选择。
游客黄女士一开始通过社交媒介认识了桨板运动,现在在万绿湖定期体验桨板运动已成她的生活习惯,“我第一次接触桨板是在东源县双江镇,万绿湖的水清澈明亮,水面也很平静,拍照也很美。”
记者采访发现,桨板热带旺了桨板销售,也催生了万绿湖周边村庄桨板租赁业务。
东源县桨板经销商曾嘉亿用销量给出了肯定答案。6月—8月,其主打经营的“双气室灯带桨板”出货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5%左右。“我们还开发了桨板钓鱼套装,满足不同需求。这些创新产品让桨板从单一运动发展为复合型体验。”曾嘉亿介绍道。
东源县新港镇双田畲族村的蓝先生是一名“95后”创业者,他将自家店面改造成桨板租赁站。他介绍说,他家租借桨板装备的价格是50元/小时。如今,其周边已形成十余家特色经营点,有的主打亲子教学,有的专营桨板租赁,还有的提供湖畔野餐等服务。
桨板运动门槛低
但要做好安全防护
是什么让桨板运动在我市如此火爆?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无疑是最大的催化剂,而纯美秀丽的万绿湖提供了优越的水域条件支撑。此外,桨板运动的“低门槛”和“高颜值”也是其迅速“圈粉”的秘诀。
相比冲浪需要特定浪况,桨板只需一片开阔水域就能玩转,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年轻人或站、或坐、或躺,与夕阳落日同框,在桨板上舒展身姿的打卡照与视频,正吸引无数目光。
记者采访发现,为提高玩家的仪式感和参与感,部分商家还引入了摄影跟拍业务,“帮出片”已成为一大卖点。“运动+美照”成为一种新型潮流。桨板热正好契合年轻人的“轻社交”需求。
“现在桨板运动的分布范围,以万绿湖东线最为集中。”新港镇民宿经营者黄先生介绍,万绿湖东岸一带每周末约有5000名游客参与桨板运动,仅他一家民宿,每个周末就要接待200人左右。
与不规范野板的“下水即出发”不同,黄先生把码头设在自家民宿正前方,每天安排经验丰富的本地渔民在桨板运动附近水域轮班值守,既负责水面安全巡逻,也随时提供救援、靠泊和装备调试服务,“客人划出去能放心看风景,安全感和体验感很高。”
尽管桨板运动轻松有趣,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在东源县新港镇杨梅村,东江之友俱乐部负责人江先生介绍:“我们做到教练全程跟板,救生装备一个不少,下水前需要做安全提示,尽可能让游客只负责开心与体验。”
专业人士也提醒,桨板运动虽然门槛低,但也要时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要配备救生衣、桨板脚绳、通讯设备(哨子、防水手机袋)等安全装备,且全程不要随意解开。要做好天气与环境等评估,尽量与他人结伴进行桨板活动,以便在万一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相互照应、及时求助。此外,也要避开或远离船舶航道等水域。
探索多业态融合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其实桨板运动和周边生态游是互补的,桨板玩累了,刚好又能通过住民宿、吃农家菜放松放松,也让整个行程更完整,不是只冲着一项运动来。”位于新港镇的民宿经营者潘先生说,外地过来玩桨板的人基本上都会选择在这边吃饭、住宿,并且会去周边的景区或者打卡点游玩。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更好带动周边景区、餐饮、住宿及农特产品等消费。
组建桨板社群,打造桨板运动俱乐部,开展桨板教学培训业务,民宿提供装备租赁寄存服务,还有摄影师专门捕捉水上精彩瞬间……桨板运动,也带动了万绿湖周边消费业态融合升级。
在开展桨板运动的同时,经营者们还格外注重生态保护,保护水域环境也已成为桨板爱好者们的共识。古杰表示,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片湖水,这是桨板经济长久发展的根基。
“依托万绿湖与东江黄金水道,河源桨板等水上运动项目天然具备生态竞争力,也需要同时兼顾安全和生态,打造水上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叶玉萍表示。
据了解,随着桨板运动的持续升温,万绿湖周边商家计划进一步完善水上设施和配套文旅项目,未来可能建设主题驿站等项目,打造文旅体验和消费新场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