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源城区埔前镇以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

小庭院撬动乡村“大钱景”

2025-09-15 13:49:59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朱惠思 李建华

■通讯员 曾胜男

近日,记者到源城区埔前镇走访发现,一户户“美丽庭院”各有特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仅扮靓了房前屋后,更催生了“大钱景”。

党员先行形成示范

“埔前镇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统筹推进道路硬化、景观提升、城乡风貌管控提升等工作,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全域美’升级。”埔前镇党委组织委员朱嘉晓说。

埔前镇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助推、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由镇党委书记挂帅总指挥,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家庭率先创建“美丽庭院”,形成“一户带一片”的示范效应。同时,该镇积极发动乡亲、企业和挂点单位参与,通过爱心捐绿、结对共建等形式筹集树苗和资金,并通过乡村治理积分超市等创新机制,激发大家主动参与庭院美化、乡村绿化的热情,实现了内塑美丽“小家”、外筑文明“大家”。

如今,村民昔日的杂物堆化作花香满溢的“微花园”,闲置墙角变成了创意“文化角”,“一河两岸”碧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等配套建设,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日常。目前,埔前镇成功创建了“美丽庭院”1489户,其中,省级示范户9户、市级33户、区级71户,陂角村获评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

庭院经济“赋”能乡村发展

在埔前镇陂角村的杨家小院,里面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各类树木郁郁葱葱,户主杨衍明正在民宿天井处沏茶闲聊,介绍着小院美景。他说:“杨家小院是由自家闲置庭院打造而成,小院种植了近30种果树、盆栽等,设置了民宿、餐饮、庭院、书吧和茶室等区域。其围绕徽派与客家文化特色打造的建筑风格,每年吸引了2000多人次参观体验。”

杨家小院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28个,是“美丽庭院”转化为美丽经济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埔前镇积极推行“美丽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先后培育了杨家小院、白云墅、沈家土菜馆等特色农文旅产业集群,提供吃住游服务,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同时,该镇推广“万株果树进农户”行动,将上级扶持资金转化为果苗资源,形成种树有补贴,结果有收益的良性循环,真正让美化行为变成了实惠收益,实现了小庭院撬动大产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上一篇:捐赠助学资金达7.43亿元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