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推进乡村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文明基因”激活内生动力

2025-07-29 11:04:16 来源:河源日报

■龙川县丰稔镇黄岭碉楼在上级部门和村民的重视保护下,已成为展示黄岭村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张平 陈小玲 

■通讯员 黄明敏

盛夏时节,走进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只见村内环境优美,白墙黛瓦的古民居错落有致,村道沥青路面平坦整洁。村民安居乐业,邻里互助蔚然成风,处处彰显美丽乡村的“文明基因”与蓬勃生机。

今年5月,黄岭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座始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末民初的中国传统村落,正成为龙川县乡村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典范。

强化党建引领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黄岭村是远近闻名的“秀才之乡”,凭借独特的人文底蕴,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级古村落、广东省文化与旅游特色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现为龙川县乡村振兴省级示范片主体村之一。

近年来,黄岭村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推动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村民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去年,黄岭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5万元,较2021年增长1.8倍,全村人均年收入约20805元。

黄岭村积极盘活村里土地资源,创新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所有的198亩土地统一交由该合作社管理和运营,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专注于发展管理服务创收型的集体经济,持续增强集体经济综合实力。

同时,村里的专业合作社还充分引导12户家庭的富余劳动力到专业种粮大户务工,实现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的双赢发展。此外,黄岭村还成功引进农业企业——河源市雨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耕地200余亩,专注于种植油菜花、荷花等粮食作物和观赏花卉,实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

黄岭村党总支部书记叶海涛介绍,接下来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合作,谋划推进鸭蛋深加工项目,预计将带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约80万元。

挖掘资源优势

擦亮文旅融合品牌

近年来,黄岭村大力挖掘和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本地资源禀赋,邀请专家对村内古民居、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修缮一新的黄岭村古民居、古建筑,已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旅游“打卡地”。依托碉楼、祠堂、进士第等古建筑,黄岭村开发“黄岭一日游”文化体验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自从2010年起,黄岭碉楼被列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在上级部门和村民的重视保护下,成为展示黄岭村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当地还加强与学校、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交流合作,利用碉楼的教育功能属性打造成龙川县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开展寓教于乐的基地实践和研学教学活动,让参与者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又增强安全防灾意识,实现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的双赢。

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培育文明乡风

今年大年初一,黄岭村举办村民篮球、拔河和象棋比赛,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化体育生活。

黄岭村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为载体,提供村民议事、教育宣传、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综合服务,加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文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累计表彰文明典型93户。

同时,村里广泛开展马灯舞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体活动,引导文明乡风成为黄岭村引以为傲的鲜明标签,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打造成宜居宜业、村民满意的和美乡村。黄岭村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法治示范村、河源市文明村、龙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进单位称号。

“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典型评选,将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纳入考评,邻里矛盾纠纷少了,凝聚力和乡村文明主动性增强了。”叶海涛表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