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化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一宗案件 两面锦旗
■本报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徐晓曦 侯伟
“倾心调解化纠纷,秉公执法暖民心”“公平正义、廉明高效、尽职尽责、为民办事”。6月,“河源执行风暴2025”集中执行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和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收到两面锦旗—— 一面来自申请执行人,另一面来自同一案件的被执行人。为何会让当事双方同时赠送锦旗?这要从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开始说起。
320万元工程尾款起纠纷
王隆(化名)与李兴(化名)参与了某私立医院的综合楼建设项目,项目竣工后,医院付给两人部分工程款,但仍拖欠320万元未结,两人遂将医院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该医院应向王隆与李兴支付剩余工程款及相应利息。今年1月,该案判决生效。但一个月过去了,医院仍分文未付。“这头医院欠我们的320万元尾款连个影子都见不着,那头被工人和材料商追讨欠款,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面对只停留在判决书上的工程尾款,无计可施的王隆与李兴于2月底来到和平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善意文明执行破困局
“这笔钱已经拖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法院判决下来了他们还是没有给。工程的部分资金是我们垫付的,我们还欠工人和材料商不少钱,能追回来一点是一点。”电话里,王隆着急地对执行干警说。“法院的判决我们是认可的,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筹措资金。但是本金加上利息好几百万元,我们实在没办法短时间内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对于催促,某私立医院代表语气中透露着无奈。
面对僵局,执行团队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一方面通过深入核查某医院财产情况,研判其履行能力,另一方面主动搭建实质性化解纠纷的桥梁,积极组织当事人线上协商沟通,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经过反复沟通,该医院传来消息称,他们想尽办法终于筹措了大笔资金,但最多只能拿出300万元,希望法官问问对方能否减免部分利息,并再给他们一些时间筹钱。
“老王,老李,根据我们的调查,医院既要筹措资金,又要维持医院正常运营以满足特殊患者群体的医疗需求,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处。现在他们排除万难已经筹集了300万元,想问问你们能否减免部分利息。”法官说。“我们也知道医院有不少难处,但是我们确实着急用钱。如果他们能一次性支付我们应得的320万元项目尾款,剩下的利息我们可以全部免除。”李兴和王隆答复道。“谢谢他们的理解,也感谢法官坚持做调解工作,我们一定尽最快速度筹齐全部尾款。”该医院代表表示一定尽快筹齐钱款交付对方。
5月28日,经协商一致,双方在和平县人民法院签署了和解协议:李兴和王隆自愿减免利息,某私立医院一次性给付剩余工程款项320万元。和解协议签署后3天内,320万元工程款项全额履行完毕,案件成功执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