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紫金县深入推进“就近好办”政务服务改革,在蓝塘镇打造标杆阵地

企业服务零距离 群众办事不出镇

2025-07-02 10:53:43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通讯员 刘权锋 政务服务事项从284项扩容至1454项,政务事项 “就近办”,涉企事项 “更好办”……自今年3月启动“就近好办”政务服务改革以来,紫金县在蓝塘镇打造标杆阵地,聚焦镇便民服务中心场所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与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就近办”“更好办”转变,有效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阵地升级

可办事项增加至1454项

走进新升级的蓝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导办咨询区、综合受理区、自助服务区、休息等候区等功能区域划分井然有序,宽敞、舒适的办事环境获得群众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蓝塘镇紧扣全市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聚焦阵地建设,优化办事环境”的核心要求,对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模式对服务大厅进行提质升级,推动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

“就近好办”政务服务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政府服务涉及民生方面的事项数量多、覆盖面广,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自改革启动以来,蓝塘镇聚焦便民事项,认真梳理、及时上报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频事项,在紫金县政数局的支持指导下,联合推行受理前移、委托办理模式,整合政务资源,推动县级窗口向镇街前移,可办事项从改革前的284项增加至1454项,还实现了县、镇同步审批,让企业和群众在离家更近的地方办理业务,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服务闭环

企业服务专区助力产城融合

当前,紫金县正大力推进蓝塘产业新城建设,现已引进落户项目30多个,形成以金盛兰集团河源德润钢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新材料、新制造产业园,渔业工厂化养殖、肉鸽养殖、万亩油茶种植等现代化农业产业不断融合发展。

紫金县立足蓝塘产业新城发展需求,在蓝塘镇设立全县首个镇级企业服务专区,将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资源直接输送到镇域经济一线,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蓝塘镇已构建起“一窗受理、后台流转”的闭环服务体系。从政策解读到材料预审,从登记许可到税务办理,企业只需到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企业服务专区就能办理,不需要再辗转多个部门“来回跑”“反复问”。广东华宝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先生说:“以前常常需要到县城办理业务,现在镇里就有专门的企业服务专区,咨询、办事、反映问题一站式解决,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数字赋能

群众办事“就近好办”

在服务场地全面升级的基础上,蓝塘镇着力推动服务机制与服务模式的转变,组建专业帮办队伍,主动靠前服务,设立县、镇、村三级联办专窗,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和政务服务效能,以数字赋能让群众办事“就近好办”。

据了解,蓝塘镇组建专业帮办队伍以来,为镇内腿脚不便、卧病在床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暖心上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同时,在县、镇、村三级联办专窗,新增57项跨层级服务事项,并与“粤智助”自助终端、“视频办”等数字工具深度融合,实现养老认证、参保登记等业务就地受理、远程审批,使偏远村(居)办事效率提升70%。

今后,紫金县将深化“蓝塘经验”,持续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推动基层便民工作向纵深发展,让“近办”“易办”“快办”成为政务服务新常态,进一步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暖心、审批更高效”的改革红利可感可及。

    上一篇:简讯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