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农村乡土专家助力“百千万工程”

葡萄藤上结出“共富果”

2025-06-30 11:18:31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省农村乡土专家黄仕梅采摘青花梨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引导各类人才向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线、产业转型的最前沿集聚,以人才振兴驱动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乡土专家,促进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这群人中,来自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的黄仕梅,她的《葡萄土专家助农增产增收》获评第二批万名乡土专家服务“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黄仕梅致力于扶农助农事业,通过创新水果产业农业经营模式,开展多元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为当地农户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

在黄仕梅的锋之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沉甸甸的青花梨挂满枝头,她带领村民在果园里采摘,分享丰收喜悦。黄仕梅介绍,合作社种植有300多亩的阳光玫瑰、无核黑提、自然巨峰、妮娜皇后等葡萄品种,还种有释迦、圣女果、西瓜、青柚、青花梨等水果,真正实现游客一年四季可摘果的目标。通过与旅行社合作,接待研学团、旅行团等,拓宽水果的销售渠道,实现助农增收。

“我在这里务工8年多时间,不仅能照顾家庭,每月还有近4000元的收入。”正在采摘青花梨的村民朱三妹说,在“家门口”就业,务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合作社一年固定用工20多名、每年农忙临时用工800多人次,基本都是周边村民。”黄仕梅说,普通采摘工一天工资130元至150元,技术工一天工资400元至500元。

据了解,黄仕梅在2016年返乡创业,创办了锋之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一职。在她的带领下,该合作社从最初的5名成员发展到20余名,种植面积从20亩发展到350亩,帮助600多名村民实现就业创业。

作为一名乡村工匠中级工程师和农业经理人二级技师及省农村乡土专家,黄仕梅特别关注乡村振兴、研学教育和葡萄产业的研究与实践。她有9年的葡萄种植、管理经验。她不仅自己种植葡萄,还积极推广葡萄种植技术,帮助当地村民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今后几年,合作社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水果种植种类,做到数量多、精品化,实现多元化发展。”黄仕梅介绍,还将在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上发力,构建电商销售窗口和品牌形象窗口,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上一篇:创新开发农特产品乡土IP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