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河源文旅活动闹新春上央视

线下热辣滚烫 线上红红火火

2025-02-12 09:49:20 来源:

image.png

东源上莞追龙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本报记者 李何山 摄

□本报记者 曾競 李何山

打糍粑、炸油果、赏非遗、沉浸式体验客家婚俗……春节假期,万绿湖风景区推出系列文旅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七,景区游人如织,或徜徉于万绿山水,或流连于带有浓郁河源特色的客家文化,整个春节假期掀起“人从众”的文旅热潮。

万绿湖风景区春节假期的火是我市春节期间多元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缩影。自“请到广东过大年”春节文旅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不断“放大招”,用实力“宠粉”,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浓浓年味。围绕河源客家文化、年俗文化和红色文化,我市精心准备了100余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备足“新春文化大餐”,这个春节,河源“出彩”更“出圈”。

百场新春活动百花齐放

大年初一,河源恐龙博物馆依托“恐龙之乡”的独特IP,推出《旋出美丽——菊石主题展》。展览通过精美的菊石化石和生动的科普解说,向观众展示了菊石的魅力和地球古生物的演化历程。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他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观察化石的细节。带着一家老小来逛展的李女士说:“我们特意选择大年初一来这里参观,就是想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体验。这里的展览不仅有趣,还能学到很多知识,真是寓教于乐。孩子看得特别认真,还问了我很多问题,我都觉得受益匪浅。”

河源恐龙博物馆依托“恐龙之乡”的独特IP,借力全国首个菊石化石展馆强势出圈,在大年初一便刷新了单日游客量纪录,成为春节期间河源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此外,我市的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也积极响应,推出多样化的文旅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市图书馆接待读者近两万人次;开展36场活动,参与读者达19921人次。市文化馆举办了“红红火火客家年”2025年河源市贺新春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线上惠民展演、迎新春书画作品展、非遗实物展等活动,线上线下参与群众约3万人次。

春节假期,各大景区也精心谋划打造系列迎新春文体活动,推出了巴伐利亚庄园新春系列活动、东岸贝拉小镇新春奇妙周活动、春沐源非遗中国年活动等10项主题活动,备足“新春文旅大餐”,盛邀广大游客体验河源年味。桂山、霍山、黄龙岩等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让游客在河源体验与众不同的蛇年春节。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精心准备100余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忘的新春体验,也为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游客组团出行的意愿持续高涨,各大旅行社陆续接到来自深圳、广州、东莞以及本地游客组团的订单。来自香港的游客刘丽说:“来河源感受浓浓年味,观光、购物、吃河鲜,整个旅途丰富有趣,我们一家老少都很开心。”

“非遗+年”“破圈”走红

今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年味儿格外浓郁。春节期间,我市以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为亮点,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全市共组织了76场次民俗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完美结合,全面释放了文旅消费活力。

正月十一,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村民有序排队领取火把,一条由点点火光组成的“火炬龙(明龙)”在众人的欢呼雀跃和簇拥下惊艳登场。火炬龙从新轮村文化广场开始舞动,从高处望去,一条绵长威风、蜿蜒雄浑的火焰长龙在上莞镇夜空盘旋,烟花、鞭炮伴随着火炬龙一路行进,沿途门前早已聚集等候多时的村民,点燃鞭炮,喜迎火炬龙的到来,共同为新的一年祈福。央视新闻及省内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次次在央媒、省级媒体的亮相,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客家古邑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了河源高质量发展成效。带着一家大小从广州来到上莞参加本次活动的游客王向辉说,这里非常热闹,感谢当地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游玩、娱乐体验。

除了舞火龙等客家春节传统习俗和非遗技艺备受关注之外,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汶水塘捕鱼节在大年初三举办,万人围观、场面壮观,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获得了央视报道肯定。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等重点旅游景区嫁接非遗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度假业态互补;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川佗城举办,结合开笔礼、非遗巡演,将体育赛事与传统文化、客家民俗深度融合,吸引年轻群体及家庭客群。

线下热辣滚烫,线上红红火火。这个春节,河源文旅活动鸣锣开场、旅游景区百花齐放、非遗展演好戏连台,贴心周到的城市服务、丰富多彩的“文旅年货”为市民和游客送去新春的祝福和享受。数百场新春文化活动的“强力加持”,展现了河源地方特色,促进了农、文、旅、体融合发展。

    上一篇:竹枝词里的河源民风民俗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