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昌记紫金椒酱:
今年增设种植基地 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本报记者 肖斌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紫金县紫城镇新紫路的金鸿食品有限公司(鸿昌记紫金椒酱)生产车间,一股浓烈的蒜香味就扑鼻而来,工人们有序忙碌,一罐罐辣椒制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销往各地。
紫金椒酱是紫金县的传统名优产品,与铁锅、竹壳茶并誉为“紫金三宝”,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2022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客家饮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利好政策,引导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大力扶持传统产业,鸿昌记紫金椒酱就是典型的例子。如今,紫金椒酱已成为客家饮食的烹饪上选之品。目前,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紫金椒酱不仅在珠三角地区畅销,还远销到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
“我们采用传统工艺,用优质独头蒜和辣椒作为主要原材料,利用陶瓷大缸腌制120天到180天,直至自然冒油、香味四溢,再调配以秘制香料及上等花生油、芝麻油等,这就是制作紫金椒酱的关键所在。”紫金县金鸿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张裕康说,该公司生产的紫金椒酱,是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世番(原紫金县国营食品厂工程师)、曾勇财等为研发人员,经过多年摸索,将传统工艺、传统配方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既保留了原来的味道,又传承了非遗保护技艺。
“去年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600万元,创下历史新高,我们春节期间一直在忙着赶订单。”紫金县金鸿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意彬介绍,春节前后公司订单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今年已实现销售额近100万元,公司上下正全力以赴,扩大市场份额,力争在2025年实现1000万元销售额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紫金椒酱品质,该公司积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与乡村合作社和种植户签订订单,动员50余名农户参与种植辣椒、大蒜,再以高出市场的价格回购,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周边镇村设立新的种植基地,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辣椒和大蒜,全方位、多层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张意彬说。
紫金县紫城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镇始终聚焦产业兴旺,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优特色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