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连平沙圳村:一条古道引客来

2025-01-06 13:49:24 来源:河源日报

近日,一群外地驴友走进连平县隆街镇沙圳村,打卡石阶古道,享受蓝天碧水和花香鸟语。对沙圳村民来说,客人的到访已是常态。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漫步石阶古道、田间溜达,下溪捞鱼、濯足,或在村庄和民宿逗留,体验慢生活。

沙圳村地处河源、韶关两市及连平、韶关新丰、翁源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距隆街镇18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隆街互通14公里。这里靠近万绿湖,森林覆盖率超过90%,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纵贯南北,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围屋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两年来,在深圳市驻隆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沙圳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沙圳村整合生态与人文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文旅产业,吸引了都市人群前来享受绿色生态,感受田园文化。

游人与耕者,出入古道中。沙圳不仅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还是一个红色村。1946年3月,东江纵队北江支队300多人在此得到村民帮助,成功突围并安全转移。这条通往东坑村和韶关新丰县西草村的石阶古道,虽然仅四五百米,但因其铺砌精巧,历史悠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这条古道和“共享农田+”,成为一座“桥梁”,吸引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客流。离开时,游客们带走了当地的茶叶、红薯、砂糖桔、沃柑、蜂蜜、花生、生姜等特色农产品。山村旅游业的发展也使民房变民宿,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民宿集群,共有房间100多间。

沙圳村党支部书记赖文朗说,通过“共享农田+体验农耕+乡村旅游”,沙圳村将生态、古道、土地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撂荒田地复耕,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本报记者 谢全建)

    上一篇:“小手信”撬动“大市场”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