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积极探索镇校体育共建共享模式
着力破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难题
○本报讯 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肖嘉伟 记者日前从东源县委改革办获悉,今年以来,东源以上莞中学入选省“公益体彩、快乐操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示范点为契机,创新打造“镇校体育共享工程”模式,推动乡镇学校及其周边体育设施提档升级,通过“一门两开、一场多用”“共建共享、共管共用”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该示范点的体育场所已投入试运行,面积近4000平方米,新建或改建篮球场2个、5人制足球场1个、乒乓球场5个、羽毛球场2个、180米塑胶跑道4条、单双杠一批,每天开放时长不少于两小时,日均人流量超500人次,惠及学生及周边群众超8000人次,更好地满足了学校师生和周边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东源突出提档升级,明确“场地”怎么建,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建立“省体育局作为支持后方、学校作为一线前方、镇政府作为协调方”的三方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组建项目建设施工线上交流群,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强化设计规范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调集专业团队力量,深入开展实地考察、测量和设计等各环节工作,不断优化体育场内布局、功能区规划、运动项目设置等方案;深化拓展场所功能,利用运动场地周边的围墙栅栏等,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推动该项目成为集运动健身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新时代复合型公共场所。
东源突出校社共享,明确“场地”怎么用,灵活开放时间,镇校体育共建操场所有权原则上归属于学校,在保障学校师生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段向社会免费开放,实现学校和社会共享运动操场;丰富应用场景,用好用活场地内的设施资源,积极承接举办镇村级各类体育赛事及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满足在校师生和镇街群众的健身及休闲运动需求。
东源突出合理安排,明确“场地”怎么管,科学设置出入通道,采用“一门两开、闸门分流”的方式,明确学校师生和周边群众进出体育场地的路线,有力保障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不受影响;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推动镇政府和学校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做好卫生保洁巡查,常态化更换损坏的体育设施,确保运动安全;提供体育指导服务,推动县级体育部门定期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组织两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体育指导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身体素质和科学健身意识。
东源突出用活资源,明确“资金”怎么筹,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推动上莞镇加强和规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对照时序要求,定期研究分析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资金专项专用;筹足各类建设资金,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后方帮扶单位的作用,加大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统筹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和完善运动场地周边配套设施;强化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资金管理使用,设立项目资金专账,实行专款专用,加强事前谋划、事中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安全、高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