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因地施策建设古树公园,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726株古树名木成乡村旅游新名片
■目前,东源县(库外)登记造册并录入系统的古树共有726株。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记者 雷宇烁
自2017年9月东源县启动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以来,目前,东源县(库外)登记造册并录入系统的古树共有726株,该县以此为抓手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树名木被东源县按照旅游发展资源进行保护管理,以承载地方风貌和留住民众乡愁。为管护好年代久远且具有历史、文化、景观价值的树木,目前东源县(库外)登记造册并录入系统的古树共有726株,涉及15个乡镇,其中一级古树13株、二级古树55株、三级古树658株。
东源县进一步规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按照“一树一档”要求,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信息档案;与15个乡镇政府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落实管护责任;制作并悬挂新版保护牌;购买商业性救护保险。同时,委托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公司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动态掌握东源县(库外)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时更新古树名木资源信息。同时,东源县开展古树名木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长环境,及时更新并报送古树名木信息;与古树所在村居签订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
今年以来,东源县开展古树名木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长环境,对灯塔镇、柳城镇的6株长势较弱的二级古树实施古树病虫害防治、营养输液、树体保护、修枝整形、杂物清理、杂草清除等抢救复壮措施。
借助古树名木管护工作,东源县因地施策,建设古树公园,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如今,从可游可赏的康禾镇曲龙村古树公园,到具备多种植被景观的叶潭镇山下村古树公园,再到科学修整古树的义合镇苏家围景区,东源县有力推进古树公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不少市内外游客参观游玩。
以康禾镇曲龙村古树公园为例,该公园根据风水林及周边山坡植被资源分布的特点和分布区域的具体环境,在保护范围外设计建设旅游步道,适当清理沿途空间,旅游步道两侧布置休息凳、科普设施、环卫设施、休憩设施,形成带状的可游可赏的空间。保护好周边林木资源,做好森林防火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古树、风水林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包括修复风水林周边的土层、对树木裸露的根系进行覆盖、加强风水林病虫害防治、做好风水林防踩踏防破坏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作,做到生态资源与旅游资源并重。
东源县将持续实施古树名木保护行动,完善古树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美、景观美和文化美的古树公园,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树名木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