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河源铁塔全力推进河源数字信息化建设

“智慧脑”赋能“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2024-08-16 10:48:56 来源:河源日报

9014a33aff1da5316eada053f5d3489d_hyrbs0816004_001_01_s.jpg

■和平县浰源镇上线“智慧乡镇”平台后,综合治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bd224bc32e9de7cad136c01b91e00457_hyrbs0816004_001_02_s.jpg

■河源铁塔工作人员在和平县浰源镇曲潭村调试“智慧乡镇”平台设备。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分公司(下称河源铁塔)坚持以数字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基层数字化平台建设,做强数字产业、优化数字生态、助推数字治理,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走出了一条符合河源实际、独具特色的“智慧乡镇”发展之路,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今后,河源铁塔将按照“百千万工程”部署,全力打造以“无人机+高位视频”为基础的全空间感知网络,在美丽乡村、“智慧乡镇”建设中展示河源铁塔作为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为推动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河源铁塔力量。

镇域治理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近日,记者在和平县浰源镇看到,无论是在镇街的主要路口,还是在村的主干道,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和云喇叭。与普通的监控设施和喇叭不同,这些设备引入了AI分析技术,会在河源铁塔“智慧乡镇”平台展示相关数据。“如果村民进入危险区域,智慧防溺水设施会马上发出声光警报,提醒村民离开危险区域。值班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会迅速派出网格员,及时制止村民的危险行为。”浰源镇指挥中心值班人员介绍,自“智慧乡镇”平台启用以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平台传达的信息,精准定位到防溺水的群众,这有效提高了镇村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浰源镇,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当地率先以数字化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在探索发展新路径中,河源铁塔发挥在通信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为浰源镇的山下村、曲潭村、黄田村、镇街等地安装了6个空天地全域视频感知系统,打造了集基层党建、综合治理、防火防汛防溺水、国土耕地保护、环保空气监管、乡村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乡镇”平台。

“有了这个管理系统,就相当于有了‘千里眼’与‘顺风耳’,全镇主要地方的实时情况就会出现在视频上,各种问题将能够解决在萌芽状态。”浰源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朱亮亮说,自“智慧乡镇”平台上线后,该镇综合治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智慧乡镇’平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以乡村数字化建设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浰源镇党委书记黄日略说。

“依据铁塔的高位资源优势,搭建全域视频感知网,践行大共享的理念,为乡村振兴赋智赋能,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河源铁塔和平区域负责人温康华介绍,“智慧乡镇”平台能有效地解决乡村治理的痛点与难点。

智慧服务升级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源铁塔是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也是5G“新基建”的主力军,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河源铁塔行业拓展部经理王文辉介绍,近年来,该公司主动服务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自身独特资源优势,推动河源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化信息化服务和能源保障服务。

目前,我市通信铁塔约有4500座站址,全域覆盖城镇和乡村。依托无处不在的铁塔和通信网络,通过自主创新,整合了算法、终端、传输和数据,中国铁塔打造出了全国统一的视联平台。如今,“铁塔视联”产品已服务于生态环境、林草、农业、国土、水利、交通、应急、地震等数十个领域,为千行百业装配了“千里眼”“顺风耳”和“智慧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座座原本用于通信基站服务的铁塔,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成为城乡精细化管理的好帮手。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河源铁塔按照市信息化建设专班办公室的要求,以“强化、加快、超常规”的行动准则,落实各镇街无人机库工程建设工作。目前,河源铁塔已完成了47个乡镇的无人机机库部署,其他点位正在按计划推进中。

据介绍,无人机库工程建设完工后,河源铁塔将利用其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助力我市应急响应能力及治安与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如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分析系统,有效识别和预警违规搭建、盗采盗挖、非法采砂、耕地破坏、秸秆焚烧、污水排放等问题,协助乡镇进行高效综合治理。

■组稿:本报记者 肖斌 通讯员 杨诗佳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上一篇:探索绿色经济模式 实现“绿富共赢”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