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法官”田伟恩:
用“脚步”丈量审判尺度
■本报记者 林梓楷
4月26日下午,刚被雨水洗礼过的东源县灯塔镇,山路泥泞,行走困难,但这都无法浇灭法官田伟恩的工作热情,只见他带着六七个人,一路蹚泥前行、涉水而过,赶往山间开展坟地损坏纠纷案的现场勘查工作。
田伟恩是东源县人民法院灯塔人民法庭庭长,埋首基层二十七载,一心干好审判事业。法庭上的他,是一头辛勤耕耘的“老黄牛”,一天最多判案近十件;开展现场勘查工作时的他,是一位“土味法官”,坚持脚下沾泥,坚信走进现场才能寻得真相、维护公平。
脚下沾泥的好法官
不少人认为,法官的工作场景主要是坐在法庭里判案。实际上,法官不仅要懂得判案,还要沾点“土味”。田伟恩就是这样的“土味法官”,他认为,“脚步”可以丈量审判尺度,法官只有多到现场勘查、多找原、被告了解情况,才能掌握更全面的真实信息,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决。
去年4月上旬,田伟恩接到一宗买卖合同纠纷案,供应商叶某出售养猪设备给生猪养殖场老板李某,而后李某却以“养猪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付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为了了解具体情况,田伟恩决定前往生猪养殖场一探究竟。
正当大家快到生猪养殖场时,一面45°的斜坡挡住了去路,当时又正值雨季,坡面在雨水的作用下一片泥泞,无法行走。眼尖的田伟恩很快找到解决办法,组织大家沿着坡面上的窄小水渠往上爬,翻过斜坡,艰难到达生猪养殖场。经过现场勘查,田伟恩获得案件关键信息,为后续审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走得越多,鞋子坏得越快。”正因为频繁开展现场勘查工作,道路复杂难行,田伟恩的鞋子损坏比一般人快,新鞋很快变旧鞋。然而,变坏的还有身体。在法庭上久坐、频繁奔赴勘查现场……长期的身体劳累,让田伟恩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病情严重时,直不起腰、走不了路。虽然办案条件艰难,但田伟恩依然热爱审判事业,“每一行都不容易、都有职业病,这都不是借口,审判工作不能落下”。
以庭为家的“工作狂”
“他非常敬业,上班判案,下班就研究案件。”在法官助理叶婷婷的心中,师傅田伟恩是一位“工作狂”,最高峰一天审理近十宗案件,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撰写判决书,忙起来有时候连喝水都顾不上。
灯塔人民法庭是东源县人民法院收案数最多的审判团队,去年全年收案数达818件。作为庭长,田伟恩深知责任重大,必须扛起审判大旗,确保案件公正结案。为了高效工作,他以庭为家,把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审判事业,开庭、分析案件、写判决书、勘查现场等工作每天都在重复上演。据统计,近3年来,田伟恩办结案件约2000宗,其中,调解和撤诉约800宗。
因工作出色,田伟恩先后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及东源县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被市中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18年被省高院授予个人二等功,2022年被最高法授予“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