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阔步迈向“绿富”双赢
■马宇鹏
岭南春光明媚,绿意溢满枝头。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以党建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山、水、林、田、泉等自然资源持续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走深走实“绿富”双赢之路。
规划先行、紧盯目标,
明确“种什么”“在哪种”,推进乡村绿化建设
陂角村科学规划乡村绿化示范工程,全面摸清村道、广场、农户小院等适合绿化的区域,结合群众绿化需求,制定了“一村一图”的绿化方案,明晰“种什么树”的问题。按照“一月一主题”的工作部署,明确进度安排,全力打造一条生态碧道,培育一个绿美示范点,提升两条林廊绿道,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推进建设春沐源小镇综合型示范点。截至目前,陂角村在村“五边”“四旁”共种植了簕杜鹃、紫荆花、紫花风铃木、白玉兰、小叶紫薇等植物2549棵。
为积极响应埔前镇“一二三五十百”绿美示范工程的长期规划,陂角村还积极开展“四小园”建设和“五边”“四旁”绿化改造,对“蔬香园”的科普宣教设施建设进行了重点提升,使进入村庄的特色景观带焕然一新,成为新的“网红”打卡胜地。在埔前河道、河陂路两旁种植大片大叶紫薇、铁冬青、银桦、木棉、簕杜鹃、紫荆花等树种,在村委会周边和公墓山附近建设支部林和福禄林,打造“村在林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乡村人居环境,以乡村绿化建设的“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
党建引领、多方参与,
落实“谁来种”“谁来管”,共同建设绿美陂角
陂角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党员在乡村绿化中发挥“五个带头”作用,建立党员联系户机制,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掀起“支部率先垂范,群众紧随其后”的热潮。同时,将参与乡村绿化工作、创建“美丽庭院”与村规民约进行深度融合,引导村民通过自家院落、余坪、建筑外围等空间植树、种花、种草,将乡村“装点”成为宜居宜游的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不断扮靓村庄,巩固提升村庄绿化成果。
与此同时,陂角村依托省级妇女之家等阵地,充分发挥“村妇联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力量,以开展“美丽庭院”和“三美”家庭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动员广大家庭参与评选,以“庭院”小美聚合乡貌“大美”,并组织本村390多名志愿者围绕卫生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开展“爱在陂角”志愿服务活动,让村庄焕发新生,家园更加宜居。在绿化美化方面,陂角村实施网格化管理,吸纳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以及各类志愿者加入网格力量,将绿化任务、管护责任细化到每个网格,落实到每个人,形成常态化的巡查管护机制。该村还借鉴“门前三包”管理制度,鼓励“四旁”“五边”的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确保每个角落都绿意盎然,为乡村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常态长效、强化保障,
解决“钱哪来”“如何富”,致力乡村“绿富”双赢
陂角村广聚力量,多措并举筹集乡村绿化资金,为乡村绿化注入活力。扎实开展“我在埔前有棵树”“我为家乡添点绿”等认种认捐活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乡贤、企业、群众等力量,采取认种认养、捐资捐物、植绿护绿等方式参与乡村绿化;常态化开展“有好事就种树”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在入学、婚姻、创业等节点植树留念;结合“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活动,大力倡导企业积极认养认种,共同建设了“企业林”和“青年林”等主题林,为乡村增添了一抹新绿。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陂角村积极培育“绿美乡村+”、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股东,持续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延伸发展蔬香园等田园综合体,打造温泉酒店、禾悦庄、龙骨乐园、心型稻田等“网红”打卡点,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超20万人。陂角村还依靠绿色资源禀赋,将450余亩闲置山地进行整合,并采取土地流转、大户种植的方式,推动油茶等经济林种植,走出了“绿富”双赢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委员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