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埔前镇大塘村积极盘活留用地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源城区埔前镇大塘村体育馆 本报记者 邓宇权 摄
■本报记者 王亚娇
近日,在源城区埔前镇大塘村,两台挖掘机在体育馆外来回穿梭,忙碌地平整土地。“体育馆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计划进行招租,未来村里的各项文娱活动都可以在这里开展。”大塘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新强兴奋地介绍道。
大塘村毗邻河源国家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大塘村积极盘活村里的留用地,通过建设工业厂房、发展物业出租、推进民生工程等多元化途径,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大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约310万元,成绩喜人。
为了充分盘活村里的留用地,大塘村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最终,村里决定将部分留用地用于建设钢结构厂房,并成功吸引了4家公司入驻。这些公司自行建设厂房,不仅为村里带来了每年80多万元的租金收益,还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此外,大塘村还成立了自己的物业公司,为44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
“我们始终坚持‘亏本的买卖不能做’的原则。”刘新强说,“只有盘活留用地,才能吸引更多项目落户,从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多福祉。”
在大塘村,农贸市场、医院、学校、商业街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中午时分,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物业管理、合作医疗都是村里出钱,小孩上学还有补贴,而且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生活确实非常方便。”村民吴雪光高兴地说。今年59岁的吴雪光在大塘村物业公司工作,每月工资3900元。
每年,大塘村都会根据实际收入情况,为村民谋取各种福利。村里为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意外险和合作医疗,为大学生发放奖学金,为中小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还为就读幼儿园的儿童减免学费等,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我们所有的工作思路和想法,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刘新强坚定地说。今年,大塘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统筹兼顾、逐步推进”的思路,积极盘活村留用地,推进综合大楼项目和安置点体育公园项目建设,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