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驻紫金县义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凝心聚力谋发展 铆足干劲促振兴

2024-01-04 10:12:41 来源:河源日报

e5cc5fd6cf68ac224e33c3ddc330166b_hyrbs0104003_003_01_s.jpg

■紫金县义容镇街道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本报记者 肖斌 

“自从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村里绿化多了,道路硬化了,垃圾分类了,厕所改造了,夜间照明完善了……全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谈起村里的变化,紫金县义容镇东平村村民唐少坤竖起了大拇指。

东平村的改变是驻义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工作队由市政府办公室、市水务局、市商务局3家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围绕义容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建设农业强镇目标,紧扣“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紫金生态建设,扎实推进“一心一轴三区”(美丽圩镇核心,省道沿线绿美生态轴、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区)及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推动丝苗米、南药、毛豆、观赏鱼等特色农业、渔业规模化发展等各项驻镇帮镇扶村各项工作,助力义容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力促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迈进。

推动美丽圩镇建设

走在义容镇街头,一眼望去,客家风情建筑风格统一,沥青路面平整洁净,交通标线清晰可见,停车位设置规范,道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以及种植了绿化树点缀着整条马路,给人一种舒适、整洁、明亮的感觉。

“去年,我们与镇政府协调联动,谋划了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创建综合提升工程及圩街河道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对农贸市场、义容河道、乡镇入口通道、小公园、圩镇客厅等空间进行了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圩镇功能品质及形象风貌。”工作队队长何志强介绍说。

“我们村就位于镇的中心片区,以前街道很窄,两边的商铺经常把摊位摆到街上,双向车道遇上圩日,连一辆车通过都很困难。”东平村党支部书记李广文说,看到自己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觉得很欣慰。

在义容镇中心小学,新建的学校大门就在义容镇美丽河道的健康步道旁。“以前旧校门正对着镇街大马路,师生出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队队员赖碧辉说,校门改建后,解决了师生出行的安全问题,也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这项工作也是工作队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落实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工作的重要措施。

何志强表示,在联镇包片市领导的指导下,义容镇正大力推动国家卫生镇和广东省美丽圩镇示范样板镇创建工作,通过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六大行动”,加快“七个一”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制定网格化管理包片责任人安排表,把干净、整洁、有序的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工作中,全面开展市场沿线卫生黑点整治提升工作,以美丽圩镇建设“小切口”带动义容镇全域品质改善的“大变化”,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倾情帮扶镇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起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在义容镇,总能看到工作队员在镇村里穿行忙碌的身影,倾情帮扶镇村产业发展。

“我们的观赏鱼不愁卖,每隔几天就有一车鱼发往珠三角地区或是东南亚国家。企业一般都是大批量批发,碰到旺季观赏鱼更是畅销。”近日,在中兴村热带观赏鱼养殖基地,养殖基地负责人正向工作队队员们介绍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

“这个项目是工作队与当地政府在中兴村谋划的项目,年产约1500万尾观赏鱼,年营业额750万元,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带动周边就业30人左右。”工作队队员赖军介绍说,该村以“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热带鱼养殖,让村集体经济及村民收入不断增长。

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思路,打造了以丝苗米、毛豆、畜禽、南药等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扩大油茶、蔬果、柠檬、番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其中,大新村以村企合作的模式推动千亩毛豆产业链发展,种植总面积达600亩,年产毛豆超90万公斤;义容亿豪电商直播平台有力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累计带货销售超百万元;夏棠村、华星村等村种植番薯1500亩,集聚性发展番薯产业。

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工作队立足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还积极投入复耕复种第一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的方式,形成强大合力,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

    上一篇: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