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7%
增速排名全省第三
■建设中的农夫山泉三期项目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记者近日从市发改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凝心聚力紧抓项目建设、紧盯项目进度,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1月—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7%,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位,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9.1个百分点。
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瞄准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等“1+3”产业及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建平台、育企业上发力突破,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1月—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速 37.3%、排名全省第五位,工业投资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2.6%,排名全省第八位;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19.6%,排名全省第八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3%。
2023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投资继去年前三季度由负转正后增速持续保持回升态势,2023年1月—11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4%,增速比前10月提高3个百分点。
从投资渠道看,2023年1月—11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速13.5%,排名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增速2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这表明我市民间投资意愿较强,也反映出我市经济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集中火力推动重点项目提速提质提效。梅龙高铁、长深高速改扩建、河源市电网主网及配网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的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激活我市发展潜力;华润怡宝一期、农夫山泉三期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加快建设,将进一步夯实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市中医院升级改造项目、源城区智能化停车升级改造项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河源江东星河学校等重点民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让群众感受到了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数据显示,2023年1月—11月,全市195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86.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37亿元)的85.1%,比上年同期增加17.1亿元、进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已有78个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市91个计划年内新开工项目已开工71个,开工率78%。省重点项目方面,全市63个省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87.1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84.7亿元)的101.3%。1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8个,开工率66.7%。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