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举办全市性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
让学生撒欢儿动起来
■昨日上午9时许,伴随着动感音乐的响起,源城区中英文学校的学生们开始运动起来。本报记者 邹茹玉 摄
○本报讯 记者 邹茹玉 日前,我市启动2023年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开展,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这也是我市首次举办全市性的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
根据活动要求,各学校将结合本校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优势,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对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体能与运动乐趣相统一,营造快乐、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此次活动设高中(中职)组、城区初中组、城区小学组、乡镇初中组、乡镇小学组共5个组别,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评比标准围绕活动方案、精神面貌、队形变化、动作套路、学生展示、学校体育特色等六大方面进行。
据了解,市教育局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体育教师培训,先后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开展体育浸润师资培训,联合广东省学校啦啦操协会开展中小学校啦啦操教练员专项培训等活动,受训的体育教师达500多人次。通过培训,我市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编创水平得到提高,大课间活动内容也更丰富和充实,将有效提升全市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锻炼效果和质量,促进大课间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运动和学生体质提升工作,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师资配备,增强教研质量,强化体质监测,完善评价制度,促进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要求,通过此次全市性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和创新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推动各中小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成“一校一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格局,保障我市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掌握1—2项终身体育技能,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