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多措并举,发挥优势实施“南粤家政”工程

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3-08-28 10:12:13 来源:河源日报

d9d5dc4761de6a69e8e88abde455bb26_hyrbs0828003_003_01_s.jpg

■河源市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决赛现场,选手们正在参赛中。邹茹玉 摄

“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家政服务这一行业大有前景。”河源技师学院2021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黄晶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现在佛山市一家家政企业实习,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清晰,就是学好专业技能本领,在家政服务行业深耕。

自“南粤家政”工程部署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积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紧密对接“双区”城市民生需求,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增效,打造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全面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

“家政一条街”升级产业园

推动家政行业产业化发展

“河源地区的选手整体呈现更加年轻化、专业化、标准化,把我们具有爱心、暖心、专心、用心的‘铸南粤家政匠心、展河源阿嫂风采’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日前落幕的河源市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颁奖仪式上,大赛裁判长李丽蓉对我市“南粤家政”工程的发展及参赛选手的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据了解,自“南粤家政”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家政行业产业化发展;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普及“居家上门服务证”,促进家政职业化发展;强化优质服务供给,创新特色服务与产品,满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省唯一的“南粤家政”一条街,“河源家政一条街”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南粤家政”全链条产业化“抱团”发展。今年“家政一条街”将升级为“南粤家政”产业园,成为实现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载体,让产业园实现产业孵化、技术研发、评价认定、品牌培育、公共服务等五大功能,帮助更多人稳定就业、成功创业,培育和打响“河源阿嫂”“槎城管家”品牌,培养更多高质量家政人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政服务机构420家、从业人员逾6万人;累计获评省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诚信示范企业4家、省级培训示范基地2家、四星级家政服务企业1家、五星级家政服务员3人、市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诚信示范企业18家;累计扶持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32个(其中示范站19个);累计开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服务培训41362人次。

以赛促训

提升技能促进发展

“我是2020年加入家政行业,短短的3年时间,从了解‘南粤家政’到学习专业技能,再到喜欢上这个职业。”梁红梅在本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她表示,将继续学习,努力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比赛提技能,以技能促发展。我市举办“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旨在以赛促训,是强化家政服务人员专业培养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市在“南粤家政”省级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第一届获得二等奖,第二届获得四等奖。我市1名选手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项目三等奖。“河源阿嫂”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良好品格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认可。

为强化家政人员专业培养,我市积极开展相关职业培训,累计开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服务培训41362人次,累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各类证书21652人次,培训工种含育婴师、保育员、保洁收纳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评定,评审通过“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去年有29人通过2021年度第二批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评定。

打造“河源阿嫂”品牌

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我觉得照顾老人是一件特别温馨的事情,很有成就感。”河源技师学院学生贺煜鑫受到师姐的影响、老师的指引,选择了家政服务这一专业,他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一行。

保姆、保洁、月嫂、护工……这些平凡的岗位,同样坚守着无数勤劳的身影,他们用润物细无声的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美好。据了解,我市结合客家地区特色,积极培育和打造“河源阿嫂”“槎城管家”家政服务特色品牌。这些“阿嫂”“管家”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素养,正被市民和社会所认可,甚至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客户的青睐,成为河源家政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6月20日,南粤家政区块链综合管理服务线上平台——“和嘉阿嫂”正式上线,市民可在线上“和嘉阿嫂”小程序下单预约上门服务。在强化家政品牌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提效升级方面,我市打造了“中正医护”“大湖月嫂”“船塘月嫂”等“河源阿嫂”系列子品牌30个;“河源家政一条街”入驻企业在全市各乡镇设立125个培训点,每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8000户以上农户就业创业。我市家政服务业正成为促进农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强化融湾合作交流,是我市拓宽家政就业创业新渠道的措施之一。据悉,我市与广州、深圳等地家协和家政企业签订了家政人才融湾战略合作协议,打通了融湾合作通道;与江西省吉安市、河南省许昌市、贵州省六盘水市等人社部门及家政协会签订了“南粤家政”开发与就业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战略劳务合作关系,打通了省际交流合作通道;市家政协会与欧美国家家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通了国际接轨通道。我市家政服务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邹茹玉 见习记者 林科 通讯员 程子跞 陈星宇)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