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局让他人酒驾故意碰瓷敲诈
10余人被判处刑罚
■本报记者 刘烨华
有这么一伙人,专门盯梢那些酒后还敢开车的人,甚至引诱别人酒后驾车,故意制造追尾事故,再利用被害人惧怕承担酒驾法律责任的心理,勒索其钱财,胁迫被害人“认栽”。和平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以何某为首的酒驾碰瓷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集团案件,这个团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和平县城及周边区域作案20多起。
酒后制造交通事故
并勒索钱财
2021年的一天晚上,黄某和朋友在和平县城一个酒吧偶遇叶某(女性)并热情相聊,几人一起喝到凌晨3时许,叶某跟黄某说:“喝醉了,你送我回酒店吧。”黄某起初坚定回应:“喝了酒就不开车,就叫辆摩的给你吧。”叶某则继续纠缠黄某:“坐一下你的车都不可以吗?”
经不住叶某再三央求,黄某便开车送叶某前往酒店,在路上叶某悄悄将车辆行驶路线告知何某,何某遂组织他人在黄某车辆行驶的必经路段埋伏,伺机以追尾的方式制造交通事故。
黄某行驶不久后,一辆小车就追尾了黄某的车辆。紧接着,以何某为首的10多人分别扮演亲戚、朋友到场协商,开口索要赔偿1.8万元,威胁黄某不同意就报警处理,并以喝酒开车会留案底给黄某制造恐慌。黄某迫不得已与何某等人协商私了,最终赔偿了7000多元。
一场酒局“花费”9万
2021年7月,支某受叶某热情邀约到酒吧喝酒至深夜,叶某让支某送其回家,支某起初想叫代驾,叶某表示这么晚没有代驾,且距离较近,坚持让支某开车。
途中,一辆搭载未成年人的摩托车撞上支某驾驶的车辆,未成年人受伤倒地。叶某假意向支某支招:“撞到人了怎么办?而且你还喝了酒。要不我叫我男朋友过来吧,他们好像认识。”支某是外地人,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照叶某所说,通知了何某等人到场。
何某等人到场后,自称伤者“哥哥”的男子装模作样拿手机报警。按计划,充当“和事佬”的何某一边劝说对方不要报警、一边提醒支某:“你是酒后驾车,报警对你工作肯定有影响,很有可能坐牢,最好私了。”在何某的“调解”下,支某最终赔偿了对方9万多元。
以何某为首的碰瓷团伙通过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进而利用被害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相要挟,他们分工明确,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和平县城及周边区域作案20多起。2022年,和平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提起公诉后,以何某为首的碰瓷犯罪集团共10余人分别被判处刑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