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独特优势
为市民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患者在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通过火龙罐、艾灸等疗法来矫正体质偏颇。 本报记者 朱惠思 摄
近日,市中医院在市区新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弘扬国粹治未病 全民普及促健康——八段锦”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医护人员通过现场教学演示,向居民传授养生操技巧、科普健康生活理念,居民们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
随着生活水平和个人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治未病理念逐渐普及,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治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优势,保障市民群众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多家医疗机构先后成立了治未病科室和保健科室,为市民提供中医诊疗、中医健康调养、体质辨识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
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成立治未病专科
近日,市民范诗(化名)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窗口取药。她说:“因为自身脾胃虚弱,所以来妇孺国医堂让中医开方调理,经过中医师的询问和耐心解答,对自己的体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近年来,我市加强医疗机构中医药专科建设,在市卫健局的统筹指导下,各医疗机构逐渐从关注人的疾病向关注人的健康转变,增设、升级了中医保健或治未病专科,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其中,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升级为妇孺国医堂,整合了中医儿科、妇科、治未病等特色诊室,使用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健康保健服务。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应对疾病的有力武器。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钟向阳表示,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结合中医体检和传统中医疗法,集健康咨询调养、中医体检、中医传统干预、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于一体,在“防、治、康”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治未病意在养生保健、重大疾病的预防、慢性病的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
提倡治未病 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医师正有条不紊地为患者问诊、察舌、把脉。治疗室里,就诊患者表示,通过耳穴压豆改变了彻夜难眠的状态,实现一觉睡到天亮;火龙罐疗法将腰酸背痛的感觉消散了,太舒服了……
市民吴女士是其中一名就诊患者,她表示,月子期间因长期受不良姿势影响,手脚和颈椎产生了不适感,为避免留下后遗症,吴女士选择中医调理,经过两次火龙罐疗法,颈椎感觉明显舒展了,四肢酸痛感也减轻了。
今年以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累计服务11427人次,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为原则,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个体化中医药干预措施,从而矫正体质偏颇,向健康平衡的体质转化。目前治未病中心诊疗服务方面,中药口服仍是占比最大的服务项目,中药联合中医外治法共同调理的患者约占40%,而艾灸、针灸、拔罐、刮痧、火龙罐等外治法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钟向阳表示,“未病先防”,每位市民都应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中医诊疗手段进行早期干预,才能更好为自身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本报记者 朱惠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