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
○本报讯 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薛宇航 黄鹂鸣 近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陀螺,在万绿湖风景区龙凤岛的展演吸引不少游客围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展演活动,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东源以开展“非遗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与“新动力”的一项创新实践。
今年以来,东源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建机制、搭平台、塑品牌,聚焦“五个领域”,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回暖复苏,全面促进文旅市场活起来、火起来,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7%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7%以上。
非遗文化旺人气。东源以开展“非遗年”活动为契机,推进非遗进景区,从4月开始,每月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学生表演队到景区开展客家山歌等非遗专场展演,让非遗在景区得以保护、传承、推广,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非遗进农村,利用各种节日,鼓励开展春节漳溪畲族乡汶水塘捕鱼节等农村地方特色活动,让非遗“活”起来,带动人气“旺”起来;抓好非遗项目申报,力争全年新增5个县级非遗项目、5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形成1—2个非遗传播品牌;打造非遗研学基地,在县科技文化中心建设非遗研学体验馆。
文旅融合添活力。东源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大力推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工作思路,指导南园古村网红咖啡馆等景区(点)、民宿加大宣传推介,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力争今年建设河源首家“水岸果树”大型无动力乐园,打造集农耕文化、高端露营、儿童拓展等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实现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蓬勃发展。
景区创建提品质。东源以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景区建设和管理,创新业态亮点、提升景区层级。全力推进万绿湖风景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黄龙岩景区下半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苏家围·东江画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升,持续发动南园古村等条件成熟的景区、乡村旅游点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力争年内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以上。
精品旅游创特色。东源坚持规划引领,致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精品旅游新载体。力争9月底前完成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科学布局康养度假等特色旅游业态;致力精品创塑,将红色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推动“客家古韵·东江诗篇之旅”等4条旅游路线申报2023年“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休闲康养乡村旅游新样板。
民宿发展立品牌。东源围绕市场需求、游客需求,全域布局、多点发力,积极探索具有东源特色的民宿发展新路子。开展东源十佳民宿评定工作,培育一批示范民宿;谋划设计东源民宿品牌IP,统一LOGO形象标识;坚持差异化发展,加大品牌民宿精准招商力度,打造一批不同主题特色的创意民宿,力争年内打造特色化乡村旅游民宿点5个以上、招引3个以上民宿项目落地;引导和鼓励具有一定收入规模的民宿个体经营户申请登记为企业,推动民宿纳统;加大龙头民宿培育,推动民宿精品化、产业化、集聚化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