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军鹏龟鳖养殖基地助农促增收
种养结合走出产业振兴新路
阳春四月,万物生长。东源县灯塔镇黄埔地村军鹏龟鳖养殖基地内的龟鳖有的已经结束“冬眠”,慢慢地探出头,向外张望着。“现在气温不稳定,暂时还不能喂食。”基地负责人肖锦均说。
军鹏龟鳖养殖基地已在黄埔地村落户10余年,目前,该基地有池养三线闭壳龟(金钱龟)300余只、工厂化养殖黄喉拟水龟(石金钱)约2万只、龟塘养殖大小中华草龟约10万只、龟塘养殖中华鳖(甲鱼)约3万只,整个龟鳖养殖基地达到60余亩。从2021年起,肖锦均还将村里的近100亩撂荒耕地重新开发利用,此举不仅解决了村里的难题,也为村民就业开辟了一条新路。
外出乡贤返乡
发展现代养殖业
肖锦均原来是水库移民,十多年前,他就爱好养龟,看好水产养殖市场,认为龟鳖具有较高的养殖和食用、药用价值。由于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他回到了东源,在黄埔地村发展龟鳖养殖业。
在军鹏龟鳖养殖基地内除了室外养殖设施,还有种龟室、商品龟培育室、幼龟养殖室、稚龟培育室、仿野生养殖场、疾病防治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乌龟从孵化到长大,需要细心呵护,从温度调节、喂养方式、生长环境等方面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总结出更科学、更高效的养殖模式。”肖锦均说。
春季气温适宜,是幼龟繁殖和将幼龟移至室外坑塘养殖的好时机。肖锦均表示,近期基地内正在进行幼龟繁殖等工作,由于近段时间雨水多,还不敢挪动幼龟,要再等一段时间。
龟苓膏作为成龟的深加工产品,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深受消费者好评,市场需求大,效益可观。“我们的龟苓膏产品货真价实,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目前产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肖锦均说,龟甲和多种中药材经过熬制过滤、杀菌、灌装,才能生产出成品龟苓膏。
种养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军鹏龟鳖养殖基地是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每年,省农业科学院河源分院和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都会派遣专家到养殖基地做技术指导。
去年底,东源县龟鳖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在该基地举行,活动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为龟鳖养殖户讲解养殖知识、疾病防护、养殖场所的规范检疫等。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或养殖场遇到养殖难题,肖锦均会积极帮忙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肖锦则会联系有关专家给予帮助。龟鳖长大后,如果农户销售不出去,肖锦则会按市场批发价回收。
“其实只要能养出高品质的龟,龟鳖养殖还是有很好的前景。”肖锦均说,希望能把农科院的养殖技术普及开来,让更多村民通过养龟致富。目前,东源县半江镇、船塘镇及连平县忠信镇等多个乡镇都跟该基地订购优质龟鳖苗。
优质企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在该基地工作7年多的村民冯志坚表示,他现在掌握了很多养殖龟鳖的技术,他和妻子两个人都在基地上班,不用种田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该种养基地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里也希望有更多企业到这里落户,希望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共同推动家乡振兴发展。
(本报记者 王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