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源市消费维权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出炉
共办结投诉举报10489件
2022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咨询13842件,比上年同期上升29.4%。
其中,投诉10245件,占受理总量的74.01%;
举报3316件,占受理总量的23.95%;
咨询281件,占受理总量的2.03%。
2022年投诉举报数量(13561)与上年度相比上升36.25%(上年同期9953件)。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戴小茜 胡玉婷 昨日,2022年河源市消费维权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出炉。全国12315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河源市各级消委会和12315申诉举报中心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3842件。其中,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13561件,办结10489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450万元
报告显示,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商品质量和服务维权监管执法,做好各渠道的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咨询13842件,同比上升29.4%。其中,投诉10245件,占受理总量的74.01%;举报3316件,占受理总量的23.95%;咨询281件,占受理总量的2.03%。办结投诉、举报1048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450.99万元。
从投诉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来看,消费者维权诉求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为售后服务、合同、价格投诉等方面。2022年,河源市各级消委会和12315申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消费维权投诉10245件。其中,受理商品类消费投诉4749件,投诉热点为一般食品、通讯产品、化妆品、服装鞋帽等类型产品;受理服务类消费投诉5496件,消费投诉热点为电信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物业服务、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等。
从举报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来看,2022年,河源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核查举报件数量3316件,已办结3180件。举报受理案件数量分类统计显示,排在前五位的问题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广告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消费者反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集中于食品过期变质、有异物;部分商家无证生产、无照经营,销售过期产品、“三无”产品;预包装食品不符合相关标准,非法添加、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违反标签标识管理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占举报数量的34.68%。
多措并举
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
我市现已建立114个“消费维权服务站”。据了解,为促进消费调解多元化,构建消费维权快速通道,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拓宽基层维权渠道,不断提高12315网络覆盖率,扩大社会监督体系,延伸基层维权触角,为消费者处理投诉开通快速便捷的“绿色通道”,缩短处理纠纷的时间,努力把消费纠纷“化解在现场,解决在源头”。
此外,该局大力发展ODR企业,进一步发挥全国12315平台作用,完善消费纠纷在线投诉和处理功能,着重引导已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的企业发展为平台ODR企业,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解决消费纠纷,实现线上线下消费维权一体化。截至2022年底,全市40家企业入驻12315平台,通过ODR机制处理投诉纠纷1618件。
“我们以各单位、企业、消费维权站等为宣传阵地,通过现场宣传咨询、巡回宣传、设置咨询台、播放宣传音频、张贴宣传标语、上街入户等方式,在各自行业及领域深入开展消费维权等法律法规宣传,形成全方位宣传格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放心消费,2022年,我市开展了消费维权“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强化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
该负责人表示,将以消费环境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协同、高效、便捷的消费维权机制,提升消费维权治理能力,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大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