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春回大地万物苏 植此青绿正当时

——我市开启“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全民植绿新时代

2023-01-30 10:03:22 来源:河源日报

fec4cdc18faf3b097292cf215d16c7e4_0130004_005_01_s.jpg

■我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正式揭牌,未来,市民可通过线上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标志着我市正式开启“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全民植绿新时代。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251173d2db90afa74510c04b1a81b4fe_0130004_005_02_s.jpg

■来自市绿委办、市创森办成员单位的代表们开展森林抚育活动,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邓宇权 摄

□本报记者 刘昕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正式启动!”随着清脆的口号声响起,昨日上午,在晴好的阳光映衬下,由市绿委办、市创森办、市林业局举办的“绿美河源·创森行动”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启动仪式,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旁举行。

在现场,我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正式揭牌,未来,市民可通过线上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为我市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贡献力量,这也标志着我市正式开启“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全民植绿新时代。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工作,不断提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晓率、参与度,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线上线下齐发力

爱绿护绿入人心

“这种形式是全新的形式,能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我们的参与度更高。”活动中,来自市绿委办、市创森办成员单位的代表在现场开展森林抚育活动,他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松土、扩穴、施肥、培土,一道道工序做得认真细致,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合力为一株株茁壮的树苗注入新鲜的养分。

“线下”植树,“线上”宣传。记者了解到,活动启动后,我市坚持线上线下相联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平台,通过视频、微信、专题报道等形式,在全市全面掀起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晓率、参与度。同时,将通过印发活动倡议书,引导广大市民乃至全国各地的朋友积极投身到“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中来,履行义务植树责任。

“我们选定河源客家文化公园西面文星路旁280亩山地作为基地,既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交通又便利。”据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为丰富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我市选定客家文化公园西面文星路旁280亩山地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该基地全年开放,未来市民可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履职尽责。

记者了解到,基地建成后将根据客家文化公园现有绿化规划,有主题、有计划地种植桂花、黄花风铃等景观树木,建成后将打造成四季“观花、彩叶”的美丽景观,方便市民朋友亲近大自然,观赏森林美景,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全市各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掀起全民义务植树新热潮。

主动谋划新思路

创全民植绿新局

“全民义务植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河源人民不断要求自我超越、永不停歇而阔步前行的真实写照。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022年,市绿委办、市创森办、市林业局主动谋划,创新思路,积极推进实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旨在通过该基地广泛组织发动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全民植树。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的具体实践。” 市绿委办、市创森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重点工作,以“政府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举办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善义务植树网络平台,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打通义务植树“最后一公里”,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植绿护绿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爱护绿色生态意识,营造全社会参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爱绿植绿护绿行动的良好氛围。“只有参与度到,才能开创全民植绿新局。”该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市绿委办、市创森办、市林业局将以“绿美河源·创森行动”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启动仪式为切入点,持续开展“绿美河源·创森行动”系列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创新全民义务植树管理方式,让“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成为新常态。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