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过大年,市疾控中心给出防护指南——
合理返乡不扎堆 关注老小护健康
○本报讯 记者 邹茹玉 见习记者 陈星 春节期间如何做好返乡人员个人防护和家乡老少等重点人群的保护?市疾控中心应急传防所负责人高淑萍根据春节期间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增加的实际情况给出防护指南,建议返乡人员合理安排返乡时间,加强健康监测,少聚集、不扎堆,重点关注和保护好老人、小孩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人员。
合理安排返乡,做好防护措施
“农村过大年,这些事情要牢记。”高淑萍建议返乡人员在返乡前要提前了解家乡疫情情况,关注气候变化,备齐保暖衣物,并备足口罩、消毒液、消毒纸巾等防护用品,以及体温计、抗原检测试剂和解热镇痛药物等。对于正在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建议非必要不返乡探亲;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也暂不返乡。
返乡途中要做好防护措施,距离家乡较近者首选自驾出行,车内注意通风换气;乘坐飞机、火车、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出行途中候车、候机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随时保持手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尽量减少用餐次数或错峰就餐。
加强健康监测,少聚集不扎堆
“返乡后先别急着探亲访友。”高淑萍建议返乡人员返乡初期要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尽量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的接触,接触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如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或抗原检测呈阳性时,应自我隔离,避免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
外出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合理社交距离。举办或参加聚餐时,尽量减少亲朋聚餐聚会人数,缩短聚餐时间,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聚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合理保持就餐间距;聚餐期间同样要做好个人防护,用餐完毕及时戴上口罩。杜绝带病参加聚餐聚会,可通过视频、电话传递祝福,尤其要避免把感染风险带给老年人。
关注基础病人员,积极接种疫苗
高淑萍特别提到,对于家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清洁消毒等良好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尽量不安排远行,减少外出,少聚会,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
此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保护健康的关键防线。“三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她建议公众特别是老年人应积极主动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如果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建议接种时间和感染时间间隔不少于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