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各医疗机构积极应对急诊就诊高峰

统筹调配资源 全力以赴救治

2023-01-06 09:38:33 来源:河源日报

ad66a4905bc0bff90c57e9c368224492_0106003_001_01_s.jpg

■在市人民医院抢救室,医生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李何山 摄

■本报记者 邹茹玉

“‘新十条’发布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就诊量每天都在增长。”前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章雄军一边指挥医护人员对紧急缺氧的患者上呼吸机进行急救,一边通过电话协调床位分流收治在急诊室“边等边治疗”的需要住院的患者。他告诉记者,现在该院实行“全院一盘棋、全院一张床”,无论是哪个专科科室,只要有床位,能收尽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市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就诊高峰逐渐回落,但急诊接诊及重症救治的压力开始加大。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市民的就诊需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发热门诊就诊量回落

昨日下午4时许,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前,停着数辆救护车,医护人员正在快速地将病人抬下车并推进急诊室。“都是各县区医院转来的重症患者。”市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江震钦说。

在急诊室留观区,一些老人在家属的陪护下等候住院;输液大厅里,坐着的全是中老年人;抢救室的病床也全部用上,有的患者正在接受紧急抢救。据了解,近两日,该院的急诊就诊量大概700多人,需要住院的100人以上。这些患者大多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再加上感染新冠病毒而发展成重症病人。

记者从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发热门诊就诊量于2022年12月下旬达到高峰,元旦前后开始回落,但同时急诊科的压力开始增加。

“全院一盘棋、 全院统筹床”

作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市人民医院早在2022年12月初就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医疗储备,并做了动员,组织了200多名医生、500多名护士开展线上培训,增加了重症床位,增订了呼吸机等抢救设备。“但当重症患者蜂拥而至的时候,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江震钦坦言,一是来就诊的重症人数多且集中,二是当时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首当其冲,先后感染新冠病毒,出现了非战斗性减员。

面对重症患者剧增、医护人员紧缺、住院床位紧张等情况,该院迅速作出决策和统筹,先后关停了部分专科,将医护人员调配过来支援急诊和重症病房的救治工作,保证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充足。

市人民医院还实行“全院一盘棋、全院统筹床”,无论是哪个科室,只要有床位就收治病人。如今该院的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等科室都分流住满了病人。同时通过“堵疏结合”的方式,加快重症患者的流转,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床位使用率。

1月3日,该院成立非重症医学科新冠患者救治小组,由呼吸内科、心内科、血液科等专业医师组成,主要对各非重症病房收治新冠患者进行收治指导及会诊。“我们全力以赴做好新冠患者救治工作。”江震钦说。

医护人员“带病上战场”

全力救治患者

据了解,由于冲在第一线,我市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大多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是相对集中在某一时间段。“我们的医护人员发扬敬业精神,很多都是在发热、头痛等状况下坚持上班的,实在撑不住的可能休息一两天。”章雄军感慨地说道,在人手最紧张的时候,正是这些“带病上战场”的兄弟姐妹,成为抗击病毒、救治患者的主力军。

面对急诊科高峰期,市妇幼保健院也启动了院科两级应急预案,有几个医生病了,就抽调医院的预备队医生补充上去,保证排班不脱节,并取消节假日和休息日,全员应急上班。同时,提高住院部床位及急诊科留观床位转换率,尽可能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市中医院则为急诊患者设置了绿色通道,并派出内科医护人员20多人支援急诊科和发热门诊。该院还发挥中医药优势,调配了中药饮品、中药颗粒(儿童为主)处方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预计我市的急诊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章雄军分析认为,由于河源的许多老人相对来说在此前受到较好的保护,所以老年人的感染会增多,做好防护不能放松。

    数字报
    Top